美丽乡村记者行|安庄镇构建融合发展的美丽乡村
青龙湖畔旧貌换新颜 勾勒山水田园画廊 ——安庄镇构建融合发展的美丽美丽乡村 日照报业全媒体记者 管玉杰 通讯员 张平伟 初冬的青龙湖畔,美得令人陶醉。乡村行安 11月24日,庄镇在莒县安庄镇青龙湖畔沿线,构建沿着蜿蜒的融合环库路一路前行,只见水鸟嬉戏,发展碧波荡漾,丽乡往远处看,美丽群山与蔚蓝的乡村行安天际相连,令人心旷神怡。庄镇 据悉,构建近年来,融合安庄镇在环青龙湖生态保护堤沿线打造了生态旅游采摘区、发展湿地生态保护区、丽乡万亩桃花游乐体验区,美丽形成一条靓丽的生态风景带。同时,坚持绿色发展理念,有效改善了水库的水质,为全县、全市的发展提供了更加优质的水源,对水库周边乃至莒北区域生态环境的提升、镇域旅游与特色农业的融合发展、库区群众的发家致富都具有重要意义。 为深入推进乡村建设,进一步改善人居环境、促进产业健康发展、提升公共服务水平、提高乡风文明程度、规范村务管理制度,该镇牢牢把握“山水田园,幸福安庄”发展定位,遵循“一轴两带三园一区”(“一轴”即以莒道公路为发展轴心;“两带”即环青龙湖生态风景带和洛河沿河休闲观光带;“三园”即西部农业公园、中部环保产业园、南部生态湿地公园;“一区”既环青龙湖山水林田湖草综合发展示范区)发展框架布局,按照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要求,以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根本,以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为引领,深入开展美丽乡村建设,紧密结合脱贫攻坚工作,努力打造生产美、生态美、生活美“三生三美”融合发展的美丽乡村。 自今年开始,该镇将投资1.8亿元,利用3年时间对镇驻地道路、绿化亮化、污水处理、公共厕所、休闲广场等基础设施进行配套建设.其中,投资4200万元,对镇驻地沿街外立面进行景观风貌打造全覆盖,截至目前已完成投资1500余万元;并将利用3年时间,完成33个村庄的美丽乡村B级以上全覆盖,创建2-3个省级示范村、2个市级示范片区和3个县级示范片区。 此外,今年该镇还重点打造了环青龙湖3个片区、15个村庄的美丽乡村标准化建设,前丁社区集中居住项目,对前丁果庄村、白石沟村、西丁果庄村、东丁果庄村4个市级贫困村进行整体搬迁,建设288套二层楼、11座五层楼,全面改善贫困村民居住环境,现在新社区主体建设已经基本完毕,即将开始搬迁。在美丽乡村建设中,有5个村庄按照省级档案标准已经完善归档。张博士沟村硬化路面1200平方米,人行道板铺设800平方米,新植绿化苗木3000余株,修缮公共厕所一处,清理村内“三大堆”38处;北吴村投资30万元用于村内道路硬化,实现了村内道路户户通,投资50万元新建村大院一处,文体广场一处,新植绿化苗木3000余株,清理沟渠600平方米;小马峪村作为社区驻地村庄,基础设施较为完善,重点发展果树产业。另外,全镇共绘制美丽乡村宣传画150余处,宣传标语300多条。 该镇为深入实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计划,压实压细农村环境卫生清理,村内村外统一标准,确保村庄内及其周围、乡村道路沿线、河汊沟渠无垃圾和“三大堆”。进一步完善城乡环卫市场化运行机制,加强对保洁企业的考核监督。压实村级环卫一体化工作主体责任,强化考核导向作用。建立问题导向整改机制,每月抽取100个电话调查环卫一体化存在的问题,有针对性地进行整改。 同时,采取灵活有效的宣传形式,教育引导农民群众养成环卫保洁意识,多措并举,多点发力,逐步形成运转高效的长效保洁机制,积极推进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和资源化利用试点,探索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农村垃圾分类收集处理机制。
- 最近发表
- 随机阅读
-
- 全民健身!厦门近千市民徒步感受十公里湖海风景线
- 日照启动首个省级现代农业技术培训基地
- 仇保兴纵论生态城市建设
- 团中央“青年就业创业见习基地”揭牌
- 厦船重工开建邮轮型客滚船 成全省首开先河
- 市政协召开八届十四次主席会议
- 12350安全生产举报电话开通
- 市政协召开八届十四次主席会议
- 厦门公交站旁惊现30多只鹌鹑幼鸟 市民急报警
- 徐立民:网上苹果卖得欢
- 日照市存量房网上交易和资金监管暂行办法
- 我市昨日起一周严查酒 驾查到公务员将抄告单位
- 关注长租房、二手房 厦门多渠道稳定房租市场
- 日照市道路交通事故快速理赔中心启用
- 我市科普惠农工作受全国表彰获45万元资金奖励
- 我市严把好畜禽肉类“入口”关
- 厦门思明两所公办园预计今年底开办 共规模建设18个班
- 两家敬老院88位老人吃上了爱心大白菜
- 日照创“合成化”警务体系破警力不足难题
- 10大民营企业党报扶贫到农家
- 搜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