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然血糖波动大竟是睡前喝红酒 专家:红酒养生不靠谱
原标题:突然血糖波动大竟是血糖睡前喝红酒 专家:红酒养生不靠谱
海峡网讯(厦门晚报记者匡惟漫画/小牛)喝酒伤身,这是波动很多人都知道的常识。但应酬、大竟交际难免要喝几杯。睡前生喝多少酒为适量?喝红怎样喝酒才会减少对身体伤害?营养科医生对几种喝酒情况从好到坏的排序为:不喝酒、少喝酒、酒专家红酒养喝很多、靠谱无技巧喝很多、血糖狂饮。波动
喝酒能养生?大竟
酒类热量仅次于脂肪
“三高”老年人要慎喝
“每天喝一杯红酒,能够保护心血管,睡前生还有助睡眠。喝红”不少市民都听过这样的酒专家红酒养说法。65岁的靠谱张先生也深信这一说法。有20多年糖尿病病史的血糖他对健康饮食十分重视,之前血糖控制很好。可是最近三个月来,血糖波动很大,张先生到医院的营养科门诊求助。医生在和张先生聊天中得知,他最近迷恋上了“红酒养生”,听说喝红酒对身体好对心脏好,每天晚上睡前喝二两红酒。
医生告诉他,红酒是其中的“罪魁”。听完医生的解释,张先生才意识自以为养生的举动是错的,赶紧停止了睡前喝红酒的行为。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厦门医院营养科主治医师陈红洁说,酒类提供的热量仅次于脂肪,高于蛋白质和碳水化合物,每天晚上喝二两红酒打破了之前的能量平衡,自然就会引起血糖波动。因此有三高等慢性代谢性疾病的老年人,喝酒更要谨慎小心。
“各国的膳食指南里面都没有每天应该喝红酒的建议。”陈红洁说,即使红酒中含有对心血管有好处的多酚类成分,健康界也并未提倡人人喝红酒,也没有红酒能够延长寿命的证据。只能说,对于有喝酒习惯的人来说,用少量红酒替代高度酒是健康的选择。
喝多少适宜?
男生每天的饮酒量
不宜超过3瓶啤酒
陈红洁告诉记者,中国营养学会编著的《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16)》一书中明确建议了男性和女性每人每天最大酒精量,男性每日酒精量应为25克,女性为15克。
这么说,可能很多市民还是毫无概念,酒精量如何量化为酒量?其实有一个公式:酒精量(克)=饮酒量(毫升)×酒的度数(%) × 0.8。
根据公式,可以得出男性和女性每人每天不同酒类的最大摄入量。一般而言男性最多可以摄入750毫升啤酒,或者250毫升葡萄酒,或者75毫升白酒(以38度计算),或者50毫升高度酒。而女性的摄入量应该更少一些,每天最多摄入450毫升啤酒,或者150毫升葡萄酒,或者50毫升的白酒(以38度计算),或者30毫升的高度酒。
喝酒有技巧?
放慢饮酒速度
吃点食物再喝
但有些场面必须要喝酒,怎么办?陈红洁说,讲技巧地喝酒,对缓解酒精对人体的危害有一定帮助。
一是放慢饮酒速度,越慢越好。如果饮酒的速度超过肝脏的分解代谢速度,大量的酒精就会作用于心脏以及大脑,加重对身体的危害;其次是先吃食物再饮酒,不要空腹饮酒。先吃食物可以稀释并延缓酒精的吸收;边饮酒边喝水,加速排尿,可以稀释血液中的酒精浓度,同时加快酒精排泄体外的时间;喝好酒杜绝劣质酒,不易宿醉。劣质酒含有甲醇、杂醇或其他不安全的物质,对身体有害。
【提醒】
酒精是一类致癌物
适度喝酒也有风险
陈红洁提醒,即使每天饮酒量不超过推荐的摄入最大量,也不一定就是安全的。她说:“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曾经于2017年10月发布关于世界卫生组织癌症研究机构公布的致癌物清单,其中一类致癌物清单的前五项就有两项是和酒精有关系的。”
“不管酒是有什么功效,我们认同的原则是,千万不要打着健康养生的口号去学喝酒,尤其是没有饮酒习惯的人。”陈红洁说。
(责任编辑:证劵)
-
海峡网8月31日讯 海峡导报记者 林毅彬 通讯员 陈佳音 文/图)一名小青年,因手头拮据,居然打起“土地公”的主意。28日12时许,禾山所民警在湖里区光电二路一超市附近成功抓获 ...[详细]
-
本报讯(记者 夏宗伟 通讯员 陶君峰) 国庆节期间,市环卫处千余名干部职工,奋战在一线,共计清扫、收运各种垃圾2500多吨。 保洁工宫本香与丈夫都在环卫处从事街道保洁工作,主要负责海曲公 ...[详细]
-
本报讯记者 许静)记者从近日召开的市质量检验协会第三次会员代表大会上获悉,市质量检验协会将把质量普及宣传和教育培训作为一项长期性的工作,不断创新方式方法,提高全民质量意识。 多年来,市质 ...[详细]
-
获奖者可入选市文化艺术人才库 本报讯(记者 裴颖) 当前,第九届日照市舞台艺术大赛正在报名中,参赛者不限学历、地域、民族,11月10日之前,可直接到市艺术剧院办公室或通过电话报名,也可以通过日照新闻网 ...[详细]
-
厦门地铁3号线两站点今起将爆破围挡 计划爆破作业时间从今起至8月29日
海峡网8月23日讯 据厦门日报报道 今日起,未来一周,厦门地铁3号线创业桥站和换乘站火炬园站,将进行爆破围挡。据悉,因厦门地铁3号线工程土建施工总承包创业桥站基坑石方爆破处理作业需要,施工单位将对爆破 ...[详细]
-
本报讯(记者 杜洁 实习生 董昱辰) 临近十一黄金周,连日来,记者在日照港国际候船厅发现,“日照东方”号中韩国际客货班轮几乎每个航次载客都呈满舱状态,有时甚而出现“一票难求”的局面。 9 ...[详细]
-
本报讯(记者 迟锐)10月8日,记者从市医改办获悉,通过开展科学规范的岗位设置、积极推进公开透明的竞聘上岗、认真实施公平合理的绩效考核等措施,我市已经初步建立起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运行新机制。 ...[详细]
-
本报讯记者 夏宗伟) 日照市2011年征兵有关政策规定出台,11月1日开始征集新兵,应征女青年学历最低为高中。这是记者从9月29日上午,市国防动员委员会全体会议暨征兵工作会议上了解到的。 据悉,20 ...[详细]
-
海峡网9月26日讯 海西晨报记者 刘宇瀚)昨日,记者获悉,今年,厦门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基础养老金再次上调,本次上调起始时间从今年1月1日开始补发,将在9月底前全部发放到位。具体调整标准为,具有厦门户籍满 ...[详细]
-
本报记者 孟凡虎 居住环境优美,配套设施齐全,百姓生活舒心。这是记者在东港区秦楼街道文登路社区感受到的深刻印象。住上楼房 过上了城里人的生活 8月27日,在东港区秦楼街道富和小区,记者遇到了58岁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