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规重拳治乱四个月,信用卡整改雷声大雨点小?
(小尘4x/图)
银行给大学生开卡需要前置条件吗?新规信用开卡数量依然是业务员的主要考核指标?暴力催收是否还存在?
被称为史上最严的信用卡管理新规落地至今4个月,监管部门剑指上述种种信用卡乱象是重拳治乱否已经消失?
2022年7月至11月,南方周末记者先后三次通过查询20家商业银行(包括中国银行、个月改雷农业银行、卡整邮储银行、雨点工商银行、新规信用建设银行、重拳治乱交通银行、个月改雷招商银行、卡整光大银行、雨点浦发银行、新规信用民生银行、重拳治乱兴业银行、个月改雷中信银行、卡整华夏银行、雨点广发银行、平安银行、宁波银行、上海银行、江苏银行、北京银行、南京银行)官网、咨询银行客服、查询招聘平台信用卡招聘广告、应聘信用卡业务员、以大学生身份和短暂失业人员申请办卡等各种方法调查发现,面对信用卡史上最严新规,各银行确有动作,比如普遍公示外包催收公司、准备着手清理睡眠卡、管控资金用途、对单个客户持卡量设定上限。
但对于催生信用卡各种乱象的根源——以发卡数量作为主要考核指标一项,调查中多家银行似乎并无根本性变革。即便对单个客户持卡量设定上限,上限数字也相对较高。而信用卡新规特别强调,银行不得直接或者间接以发卡数量、客户数量、市场占有率或者市场排名等作为单一或者主要考核指标。
在新规给予的两年整改过渡期内,银行自查自纠雷声大雨点小?接受南方周末记者采访的专业人士认为,多发卡冲动的背后依然是任务压力。
仍有大行未公开催收机构
信用卡业务一直是各银行的重点战略板块。各银行信用卡中心多是事业部制管理,事权较大。2022年9月19日,央行发布《2022年第二季度支付体系运行总体情况》显示,截至2022年第二季度末,全国信用卡和借贷合一卡在用发卡量达到8.07亿张。
一直以来,信用卡业务在粗放型的跑马圈地过程中催生了各种乱象:过度推销、不合理开卡、暴力催收、睡眠卡量惊人……2022年9月28日,中国银保监会消费者权益保护局发布的《关于2022年第二季度银行业消费投诉情况的通报》显示,2022年二季度,银保监会及其派出机构接收并转送的银行业消费投诉中,涉及信用卡业务投诉39687件,占投诉总量的48.6%。其中,交通银行信用卡业务投诉量位列国有大型商业银行第一。浦发银行、兴业银行、平安银行的信用卡业务投诉量位列股份制商业银行前三位。
信用卡乱象的恶果之一是不良率攀升。南方周末记者统计2022年半年报发现,12家披露信用卡不良率
(责任编辑:科技)
-
央行年内二度降准:释放中长期流动性超5000亿,效果将脉冲式持续释放
视觉中国/图)2023年9月14日下午,中国人民银行发布公告,决定于2023年9月15日下调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0.25个百分点不含已执行5%存款准备金率的金融机构)。这是央行2023年第二次调降存款 ...[详细]
-
坚持深化改革开放 凝聚力量攻坚克难——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之二
新华社评论员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改革开放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由之路。要始终把改革创新精神贯彻到治国理政各个环节,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改革方向,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不断推进理论创新、制 ...[详细]
-
本报东港讯通讯员 刘晓芬)近年来,东港区检察院在办理未成年人犯罪案件时,将教育、引导和感化融于办案的全过程,以润物无声的方式对涉罪未成年人进行说理教育,尊重保障青少年权益,彰显司法温情。 案前教育重 ...[详细]
-
强化“老支撑点” 培育“新增长点”——鲁南临港经济带激起转型升级潮新华社记者 张志龙 鲁南临港经济带以日照港为依托,以临港工业为经济发展的龙头,覆盖日照、临沂等地市。近年来,面对复杂多变的国内外经济环 ...[详细]
-
早上十点,空气中还弥漫着雨后的潮湿。香港文华东方酒店近雪厂街一侧,已经摆上了很多鲜花。最多的是白玫瑰和白百合,这是张国荣生前喜欢的花,也有人送来红玫瑰和洋桔梗,二十米的长廊花香弥漫。2023年2月6日 ...[详细]
-
本报讯通讯员 郭洁)市质监站作为我市建设工程质量监督管理机构,始终高度重视接待和调查处理工程质量投诉工作,确保了我市工程质量投诉率在全省最底。设立质量投诉接待办公室和投诉电话,对投诉的信函做好登记, ...[详细]
-
本报记者 秦钊)雇工预收了3万元的工资款后,却以“不安抗辩权”为由不去干活,继而要求雇主支付工资。这样的说法能行得通吗?“不安抗辩权”又是什么呢? 王某在内蒙古从事钻探业务,因缺人手,2011年4月 ...[详细]
-
本报记者 秦钊)雇工预收了3万元的工资款后,却以“不安抗辩权”为由不去干活,继而要求雇主支付工资。这样的说法能行得通吗?“不安抗辩权”又是什么呢? 王某在内蒙古从事钻探业务,因缺人手,2011年4月 ...[详细]
-
2023年1月23日初二,一位游客在南京一处民宿燃放“加特林”。张艺颖/图)2023年春节期间,一款名为“加特林”的烟花一直占据全网注意力。它射速快、火力猛,故而得名。在短视频平台上,一位女士手持炮筒 ...[详细]
-
今天再帮农民做个“广告” 本报讯(记者 刘祥彩) 今年山楂丰收,个大,通红。岚山区黄墩镇辛蒲汪村农民辛本玉守着摘下来不久的四五千斤山楂,很希望能给它们找个“好人家”。毕竟,这是自己一年汗水换来的果实,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