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商广西南宁打造“香香花园” 解锁“香的秘密”
中新网南宁11月11日电 (林浩 蒋雪林)“通过参加天然精油和香料萃取理论及实验课程,香香花园我对‘香的台商秘密’有了更深入的了解,没想到茉莉花不仅能用来制茶,广西还可以经过提炼后,南宁长期保留香味,打造做成各种各样的解锁香水和化妆品。”广西南宁市横州市横州镇第一初级中学学生潘正天近日接受采访时说。秘密
潘正天所体验的香香花园课程由台商吴崇豪与相关机构设计研发,旨在让体验者在快乐的台商研学过程中,学习“香文化”的广西历史,感受茉莉花的南宁魅力。
吴崇豪自1990年开始,打造便从事文创设计与制作行业,解锁带领团队把独具特色的秘密礼品销往世界各地。热爱自然与香气的香香花园他,还将香氛与文创概念融合,推出了数十种各具特色的香氛文创产品,并建立起跨越11个国家和地区的香氛原料供应链,让消费者体验到高品质香氛所带来的美好,“香味事业”蒸蒸日上。
几年前,在南宁市相关部门的邀请下,吴崇豪来到“中国茉莉之乡”广西横州市考察,被当地浓郁的茉莉文化和资源吸引。经过3年的考察,他投资建设香氛萃取观光工厂项目,并将其取名为“香香花园”,其中的智慧植物农场、香氛萃取观光工厂、“妆”字号日化工厂、茉莉花新品种培育基地、特色网红直播基地,吸引众多游客探访。
吴崇豪告诉记者,香文化的历史传承数千年,在香氛产业里,茉莉花香被誉为“香味之王”“精油之王”,不仅自身持香度非常高,还可以和其它花草香、木香的味道融合,调制出种类繁多的香味,供消费者选择。
“茉莉花还是一种药食同源农产品,在日常生活中,我们除了可以喝茉莉花茶、茉莉花饮料以外,还能使用由茉莉花精油制成的护肤品和化妆品。”吴崇豪说。
为研发市场欢迎的新产品,吴崇豪每年都要使用近10万斤茉莉鲜花进行冷萃实验,采集数据。他表示,不同气压和温度下生产的精油,会有不一样的香味,自己希望通过持续探索,制作出最合适的香味,推动茉莉花新产品开发。
目前,吴崇豪已研制出茉莉口味的茉莉纯露水和茉莉花奶茶、咖啡等,他希望通过努力,开发出新的健康天然饮品,让更多人喝到茉莉花的清甜味。
在吴崇豪的参与和推动下,横州市的茉莉花产业链日益延伸,针对不同消费市场和消费群体需求,当地企业还开发出茉莉花精油、浸膏、纯露水、香水香皂、护肤品、茉莉食品等产品,让茉莉花香绵延更“长”更“远”。
吴崇豪表示,民歌《茉莉花》被广为传唱,台湾民众对茉莉也有着特殊的情怀,歌谣《六月茉莉》大家耳熟能详,他希望茉莉花能够搭起两岸产业、文化融合的桥梁,让茉莉花香承载着中华文化飘向世界各地。
吴崇豪还把从英国留学归来的儿子吴育名派到横州,专门负责香香花园建设运营工作,他表示,横州茉莉香薰产业开发是公司业务的重要板块,希望孩子沉下心来,在体验大陆乡村生活,发展传统农业的同时,发挥自己创造力,把茉莉芳香与文创、旅游、数字农业等产业结合,让中华茉莉焕发新生机。
如今,经过一年多时间的摸索,从施肥、锄草、调农药等基础工作做起,从小在城市里长大的吴育名渐渐掌握了智慧植物农场管护等知识,对香氛萃取生产工艺也如数家珍,并把香香花园打造成南宁市中小学研学基地。他还常常拍摄制作短视频,介绍香香花园的特点,以直播的方式为无法到场的顾客提供线上定制香水服务。
“茉莉花就像我的孩子,我很难离开他。”吴育名说。
吴育名表示,到横州市创业以来,自己明白了做事“贵在坚持”的道理,并在商业实操中,懂得企业管理经营的方法。
“事情要去做才有成功的可能,遇到困难就要想办法解决,我非常珍惜父亲给我的这个机会,让我学到课本里没有的知识。”吴育名说。
吴育名告诉记者,如今横州市茉莉花产业发展越来越好,茉莉花价格也稳步提高,接下来,香香花园将进一步扩大茉莉花种植规模,并把茉莉与艺术结合,开发亲子游乐项目,让更多人通过视觉、味觉、触觉等方式,解锁“香的秘密”。(完)
(责任编辑:民政)
-
新华社福州11月12日电记者吴剑锋)以“筑梦八闽·创想未来”为主题的“海峡杯”青年创新创业大赛11日在福州举行颁奖活动,20个获奖项目揭晓。其中台湾人才参与项目98个,意向融资金额累计1.63亿元。据 ...[详细]
-
□玉米价格为何下降 □牛肉价格为何上涨 □菜价后期走势如何听专家掂量11月“菜篮子”预计今后蔬菜价格小幅上涨本报记者 张磊 通讯员 陈通 12月4日,市物价部门发布11月份《全市部分农副产品的价 ...[详细]
-
本报讯通讯员 教文)近日,从省教育厅传来喜讯,我市5项教育教学成果获山东省第三届省级教学成果奖,2项课题被评为山东省教育科学规划精品课题,这是我市深入推动教育科研工作,大力开展课题研究所取得的 ...[详细]
-
本报讯(通讯员 杨静)11月26日—30日,日照国际海洋城投资促进中心赴北京和上海参加了省商务厅组织的“山东—欧美驻华商务机构联谊会”和“第四届山东—境外驻华商务机构联谊会”等活动,进行了推介 ...[详细]
-
中新社上海10月7日电 题:“00后”台青阙郁璇“登陆”筑梦 冀更多台生“不迷陆”作者 范宇斌“不要小看自己的力量,每个人都是‘桥梁’,在潜移默化中逐渐成长为你我期待的样子。”“00后”台青阙郁璇近日 ...[详细]
-
□一直喝一块钱一瓶的白酒 □毛巾也是两三年才换一条父亲临终前4次叮嘱他捐资修路儿子说,“这儿有无数个我的脚印”本报记者 蒋月阳 莒县龙山镇东涝坡村的那条主干道,是村里几代人最惦记的事儿,不仅坑坑洼洼不 ...[详细]
-
本报岚山讯(通讯员 安佰果 王希峰)岚山区农业局积极探索新形势下农技推广新模式,兼顾农民群众白天外出务工、夜晚闲暇时间较多的实际,举办起了农技服务“夜校”培训班。该局积极组织区级农技工作人员,组建起了 ...[详细]
-
本报记者 迟锐 “一个乡镇一个品牌,一个村庄一个特色”是日照经济技术开发区“乡村文明行动”的一个特点,北京路街道裴家村的特色就是渔民节。 裴家村位于日照经济技术开发区北京路街道南部,全村现有 800户 ...[详细]
-
【港澳台专线】留下来的台湾大厨:一方铁板烹饪美味中新社福建东山4月6日电 题:留下来的台湾大厨:一方铁板烹饪美味作者 朱春燕 林晓红 谢丽丽“来东山,留东山,在东山……”这是台湾大厨叶世芳扎根福建省漳 ...[详细]
-
失踪7年的儿媳忽然出现,联合孙子状告奶奶 本报讯(记者 靳凤清) 近日,日照市岚山区人民法院审理了一起因死亡赔偿金引发的家庭纠纷,经过法官寓情于理、情法并用的调解之后,案件得到圆满解决,一家人终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