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实同等待遇 福建平潭推进涉台司法创新发展
中新社福建平潭4月11日电 (张杨彬)解决缓刑监管问题、落实以购买碳汇产品替代生态修复、同等推进为台企提供合同规范建议......福建省平潭综合实验区人民检察院(简称平潭检察院)近期进行了一系列司法实践。待遇 “台胞在大陆的福建发展司法需求有其特殊性,既要遵循法律规定,平潭也需考虑两岸现实差异。涉台司法”平潭检察院自贸(涉台)检察室主任周孙章10日接受中新社采访时谈起办理的创新一桩典型案例:初到大陆的台商杨某因涉嫌帮助信息网络犯罪被立案,虽情节轻微可适用缓刑,落实但因缺乏足够的同等推进本地社会基础,难以落实社区矫正监管,待遇案件办理一度陷入僵局。福建发展 “若因此缓刑变实刑,平潭显然缺乏公正。涉台司法”周孙章说。创新于是落实平潭检察院在充分调研后,推动由台商协会涉台社区矫正基地协助主管部门落实监管,最终促成杨某顺利适用缓刑。“这不仅解决了个案难题,也为后续类案提供了范本。”周孙章表示,这一创新得到了上级部门的认可与重视,并在福建其他地市台胞集中地区推广。 台胞陈某在平潭祭扫时引发森林火灾,按惯例需补植复绿,但因陈某长期在台生活,难以履行该义务。平潭检察院另辟蹊径,引入“司法碳汇”机制——当事人自愿购买等值碳汇抵扣生态损失。“碳汇机制兼顾法律刚性与台胞生活实际,是双赢之举。”周孙章说。 2023年,平潭检察院在当地台湾创业园中设立了台胞检察事务助理调解室,目前已妥善处置7起台胞台企司法诉求。周孙章表示,还有相当一部分前来咨询与调解的案件通过和解、仲裁等非诉讼方式化解。“不少台胞对大陆的相关法规、政策了解有限,遇到问题容易陷入迷茫,这时就需调解室的咨询答疑功能。” “司法创新是两岸融合发展的‘润滑剂’。”周孙章说,平潭作为大陆唯一的对台综合实验区,有责任在涉台司法领域探索更多创新发展思路,让台胞台商体会“此心安处是吾乡”的归属感。(完)
- 最近发表
- 随机阅读
-
- 对外投资增长、消费市场持续升温 中国经济砥砺前行
- 厦门机动车排放检验新标准下月起全面实施
- 厦门湖里翔安两幅商住用地拟下月7日公开拍卖
- 厦门国家文化和科技融合示范基地跻身全国十强
- 台湾教师黄崇辅:从两岸融合发展的受益者到推动者
- 集美大学与国电福建电力签订协同创新合作协议
- 厦门核发前往48个边境城市通行证“刷脸就办”
- 说好“松绑” 翔安一菜市场的螃蟹却依旧“五花大绑”
- 中方驳德官员涉台海言论:台湾问题不是航行自由问题
- 厦门软件园成福建首家突破千亿专业软件园区
- 中央专项资金支持福州厦门发展住房租赁市场
- 厦门:抽查20批夏装 新校服抽检全部合格
- 智慧农业撑起农户“钱袋子” 农产品实现从“量”到“质”飞跃
- 2小时3.5元 厦门育秀路公共停车场收费价格下调
- 企业招用“超龄人员” 厦门人社出台政策规范指引
- 厦门火炬高新区电力电器产业快速发展 助力“中国智造”闪耀世界
- 外交部回应菲防长言论:任何人在台湾问题上挑衅,中方都绝不接受
- 厦门思明:征集百姓金点子 破解民生难题
- 厦门机动车排放检验新标准下月起全面实施
- 今后在厦办理这项社保业务将更方便
- 搜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