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来对了,这里给了我干事创业的舞台!”(国际人士看新疆)
开栏的新疆话
今年是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成立70周年。当前,对里新疆产业发展提质增效,干国际改革开放持续深化,事创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推进,舞台人民生活不断改善,人士社会大局持续和谐稳定。看新随着共建“一带一路”深入推进,新疆新疆不再是对里边远地带,而是干国际对外开放的核心地带、枢纽地带。事创在共建“一带一路”推动下,舞台新疆致力于打造向西开放高地,人士深化与各方经贸合作,看新取得累累硕果。新疆
新疆是开放的新疆、自信的新疆,这片热土活跃着许多外国人的身影,他们有的来参访旅游,有的来留学深造,有的来洽谈合作,更有的扎根这片热土干事创业。本报今日起开设“国际人士看新疆”专栏,邀请多位工作、生活在新疆或多次到访这片热土的国际人士,讲述他们眼中的新疆。敬请关注。
在新疆阿拉尔市塔门镇的一家化肥生产企业,一袋袋水溶性化肥从生产线上有序输出,工人熟练地将它们搬运、码放,而后运往各地。
这家企业的创始人德康尔·丹尼·卡米尔穿梭在车间与办公室之间,电话铃声此起彼伏。他已经60多岁了,但精气神丝毫不减,忙着用流利的中文与客户敲定订单细节,目光不时扫过电子屏上跳动的生产数据。
1988年,刚刚大学毕业的丹尼听从导师的建议,从家乡比利时来到中国,在深圳做起饲料化验工作。后来他进入广东湛江一家芬兰公司做水溶肥,一干就是十几年。
2005年,为了推广水溶性化肥,丹尼第一次来到新疆。当时,有客户向他介绍,当地正大面积应用滴灌技术。
“中国农业市场前景广阔。肥随水走,新疆大面积使用滴灌技术,对水溶肥的市场需求巨大。”丹尼回忆,“很快,我就决定留在新疆!”
2006年,丹尼在沙湾创办了当地第一家水溶肥厂。他和团队根据不同土壤特性研发配方,帮助农户改良盐碱地。
“过去,这里的盐碱地上全是白花花的盐,像下了雪。”丹尼说,经过土壤改良,盐碱地长出绿油油的棉花嫩苗。十多年间,工厂的生产基地从1个扩展到4个,年销量超过4万吨,改良的土地超过200万亩,公司还获得了高新技术企业认证。
改良土壤、节水灌溉、机械化采收,丹尼参与并见证了新疆棉花产业的历史性变革。
丹尼从未停下探索的脚步。在他眼中,新疆作为农牧业大省,优质肥料滋养出作物,能为养殖提供更优良的饲料;而养殖业产生的有机废弃物,又可以转化为天然肥料反哺土地。
“在新疆,总有新的机会。”丹尼开始尝试引进比利时蓝牛,“比利时蓝牛生长快、出肉率高,要是能和新疆本地牛杂交,一定能提升产品质量、增加经济效益。”
经过不懈努力,他的设想变成了现实。目前,丹尼的养殖场存栏量300余头,冻精技术还推广至内蒙古、山东等地。他计划建立胚胎移植中心,推动肉牛产业提质增效。
来新疆20年,丹尼彻底融入了当地生活。春节时,他会和员工一起贴春联、包饺子,累了就泡壶茶放松,闲了就逛巴扎,馋了就点份大盘鸡、烤包子。
丹尼对新疆面貌的变化也深有感触:“刚到新疆时,全疆没几个机场,去南疆要在公路上颠簸好几天。现在20多座机场联通各地,高速公路四通八达,铁路修到塔克拉玛干沙漠。”最让他感慨的是塔门镇的变化,从前是只有一条主街的小镇,现在新小区一个接一个,家家户户门前停满小汽车,甚至连车位都不够用了。
“新疆来对了,这里给了我干事创业的舞台!”丹尼说。随着新疆作为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的建设不断推进,丹尼看到了更大机遇:“以后不仅要把肥料和牛种卖到其他省份,还要销往中亚国家。”他的心愿,伴随着这片热土的发展脚步,正一步步变成现实。
(责任编辑:教育)
-
何以中国|没有姓名、没有番号……在武夷山深处为何有1343座无名墓?
没有姓名,没有番号,没有铭文,只有3块青砖、1根竹竿、1条红飘带,标记着一座红军墓。在武夷山深处的张山头村,这样的无名红军墓,有1343座。这1343座先烈遗存,共同站成一座永恒的军阵。 ...[详细]
-
记者 刘彦美去年以来,岚山区人民法院联合岚山区人民检察院、岚山公安分局,重拳打击拒不执行法院 判 决 、 裁定、妨害公务等犯罪行为,移送涉嫌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追究刑事责 任 4 案 4人,涉嫌妨害公 ...[详细]
-
9月1日,记者从日照市物价部门了解到,以前市民机动车检测的收费标准都是由物价部门统一定价的,自今年7月15日起,物价部门不再对机动车检测统一定价了,该交多少检测费,由检测企业和市场说了算。根据省物价局 ...[详细]
-
日照讯记者 侯庆萍 潘一凯)8月16日,在青日连铁路大莲村跨山海路特大桥施工现场,工人们正在紧张施工,一个个巨大桥墩犹如“擎天柱”拔地而起。“青日连铁路大莲村跨山海路特大桥全长1288.34米,自去年 ...[详细]
-
四月,是用人单位和求职者双向奔赴的“黄金时期”。近日,全国多地纷纷举办招聘活动,搭建就业平台,为群众拓宽就业渠道。近日,683家来自粤港澳大湾区的行业领军企业、科研平台和高校院所,携2万多个高精尖岗位 ...[详细]
-
日照讯记者 牟艳霞 通讯员 范文辉)8月16日,记者在上海路北侧沙墩河畔看到,一台台挖掘机正在河东岸开挖管道沟槽,为铺设污水管道做准备。“今年,开发区计划在崮河沿线沙墩河至第二污水处理厂铺设污水管道4 ...[详细]
-
日照讯记者 范开元) 近日,持续的高温天气,同时伴随着日照海滨旅游高峰期到来,空调制冷负荷持续增加,日照地区全网用电负荷从6月30日开始,十度刷新历史新高。8月14日,日照全网用电最高负荷,达2910 ...[详细]
-
日照讯记者 王宗敏)8月12日,记者从市委组织部获悉,2016年度日照市农村“两委”成员专科学历教育招生工作启动,本年度计划招生159名,推荐人选按1∶1.2比例掌握。凡年龄在45周岁以下1971年1 ...[详细]
-
2022年5月17日,福州一垃圾渗沥液厂发生爆燃事故。 受访者供图/图)2022年5月10日至18日,国务院安委会综合检查组对福建省安全生产大检查情况进行督导检查。检查期间,福州市于5月17日发生了一 ...[详细]
-
作为日照市第一条高速铁路通道,青日连铁路日照段自2014年11月开工建设以来,目前土建工程已完成80%,计划于2018年6月建成通车。在青日连铁路跨迎宾路四线特大桥连续梁施工现场,记者看到施工人员正在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