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时尚 > 台青蔡鹤立:搭好漳台交流的“连心桥”

台青蔡鹤立:搭好漳台交流的“连心桥”

2025-05-11 15:35:13 [焦点] 来源:社稷评论追踪

蔡鹤立(左一)参加芗城区政协十届四次会议。连心桥

  夕阳西下,台青台交气温骤降,蔡鹤在漳州古城宋河河畔,立搭流暖黄的好漳光晕却温暖了一片天地。这家名为“贵宝地”的连心桥美食集市,为古城增添了不一样的台青台交味道。

  何为美食集市?蔡鹤在300多平方米的面积中,分布着7个档口,立搭流都为明档,好漳主要经营着各色漳州、连心桥台湾美食,台青台交让食客在漳州古城就能尝遍“正港”台湾味。蔡鹤集市自2024年10月开始试营业,立搭流吸引不少顾客前往。好漳

  “希望在‘台湾小吃’这条赛道里闯出一片天。”老板蔡鹤立是一名“90后”,也是一位“斜杠青年”。

  斜杠青年这一词语,指的是不满足于单一职业和身份,而选择多元生活的人群。如今,越来越多的年轻人选择更加自主、多元又有趣的职业,探索别样的精彩人生。台青蔡鹤立的创业故事里,有着更多的“两岸情怀”。

  多重身份

  对蔡鹤立来说,人生从来没有设限。

  他的父辈从台湾澎湖来到漳州定居,出生成长于漳州的他,自小便听着长辈的家乡故事,长大后,也常常赴台探亲访友,台湾对他来说,是籍贯地,也是寄托地。

  从艺术专业院校毕业后,蔡鹤立回到漳州创立了工作室,开始他的创业之路。“我们做广告片、宣传片、形象片,我负责音乐和视频的部分。”和同样有着艺术梦想的伙伴一起,他在漳州闯出了一番天地。2016年,他搭建起了自己的录音棚,拓展了业务范围。随后,公司走上正轨,与闽南师范大学等达成项目合作。

  然而,他并没有满足于单一身份。在“吃饱饭”的同时,他更希望能够有一些其他的表达。

  “我在漳州出生成长,但我和台湾之间的亲缘血脉也是割舍不断的。”蔡鹤立说,他在漳州结交了很多从台湾来就业创业和生活的朋友,在与他们交流过程中会有一些有趣的东西出现,希望将这些都记录下来,让更多人听见他们的声音。

  有了这个想法,2022年,他创立制作的青年信使栏目上线了第一条视频。在每期视频里,他都会邀请一个在漳生活的台湾人,围绕着生活习俗、文化差异展开交流。

  “大家都是年轻人,希望通过这些对话,在轻松、平等的氛围下交流,消除两岸年轻人的隔阂。”蔡鹤立认为,他的身份让他和漳台两地的年轻人都能交流对谈,希望能由他架起一道桥梁,创造两岸年轻人交流的空间。

  让他印象深刻的是一次端午的选题,他邀请了漳州和台湾的年轻人,分别介绍自己家乡的粽子,互相分享,敞开心扉,让双方找到文化习俗中的共鸣。他希望从这些日常习俗中,拉近双方的距离,这也是他视频创作的初衷。到今天,该栏目已更新了近60期,他表示还会继续坚持下去,争取让更多人看到。

  共同追求

  “这些人从台湾来到漳州创业,他们对大陆的市场有很多期许,也会因为不熟悉这里的情况而遇到一些难题。”在和这些创业者交流的过程中,蔡鹤立也发现了这几年的转变。

  这两年,漳州古城的热度攀升,游客量逐年增加,文旅、餐饮消费市场活跃,有很多台湾年轻人希望带着宝岛美食走进古城,打开市场。

  “我和很多台湾朋友聊,他们都对台湾小吃进古城很有信心,这也给了我开设美食集市的灵感。”蔡鹤立发现,有一些台胞希望到古城经营台湾小吃,但苦于小吃体量不大,租一整个店铺经营风险较大。

  “通过集市,把这些台湾小吃集合起来,他们各自经营一个档口,这样风险相对较小。”有了这个想法,蔡鹤立开始在古城寻找门店,好在古城针对台青创业有减免租金的优惠政策,他亲自设计、打造集市,在古城扎根发展。

  “我在厦门生活了二十几年,去年第一次来到漳州。这里的生活节奏比较慢,让我感觉很舒适。”今年51岁的黄品彦是台湾花莲人,在大陆做了20多年的餐饮,走过厦门、上海、广州等地。去年,他在蔡鹤立的美食集市里经营了一个档口,主营台湾特色卤肉饭,短短三个月时间已有了一批固定食客。来到小城漳州,令他惊讶的是这里的美食消费活力。集市在国庆假期试营业,他接待了来自天南海北的客人。

  “希望我们的产品在这里得到充分的市场试验,为后续发展做好准备。”黄品彦表示,这几年漳州的文旅经济发展迅速,带来了庞大的消费市场,希望通过在古城为品牌打出名声,探索下一步的产品方向。

  “如今,到漳州创业的台胞已经不单单局限于年轻人,更多像黄品彦这样的经营者,带着经验和手艺来到漳州,这也是台胞来大陆创业方向转变的一个信号。”蔡鹤立说,步入新时代,台胞来漳州创业,不再是带着资金投资制造业、农业等,更多的是扩展到餐饮、文创等服务行业,这也是漳州三产消费活力的具体体现。

  双向奔赴

  在刚刚结束的芗城区政协十届四次会议上,蔡鹤立以区政协委员的身份,对在漳州发展的台胞提出了自己的建议。

  “希望通过委员的身份提出更多切实的建议,以此为台胞在漳创业提供更多便利。”蔡鹤立告诉记者,在创业者身份之外,他同时还有着芗城区政协委员、芗城区台盟副主委、龙文区青年企业家协会副秘书长等身份,这些身份也是他的一份使命,激励他传递出更多台湾创业者的声音,推动问题解决。比如,针对越来越多有经验的中年台胞来漳发展,他提出希望放宽创业优惠的年龄限制,不再局限于青年人才,而是接纳更多年龄段、多行业的台胞,让更多肯干、敢干的人参与进来。

  民有呼,我有应。对于来大陆发展的台胞,漳州也逐步推进一系列的措施落地。近年来,漳州先后发布《漳州市“万才聚漳”行动计划》《关于进一步支持和鼓励台湾人才来漳就业创业十条措施》等举措,不断拓宽来漳台胞的就业、创业渠道,优化创业土壤,提供融资、场地、技术等方面的支持,以期吸引更多人才,激发市场活力。

(责任编辑:法治)

推荐文章
  • 舍台大、学中医 台青游季勳期许新年新进步

    舍台大、学中医 台青游季勳期许新年新进步 中新社北京2月4日电 题:舍台大、学中医 台青游季勳期许新年新进步中新社记者 陈建新“凡大医治病,必当安神定志,无欲无求,先发大慈恻隐之心,誓愿普救含灵之苦……”这是唐代名医孙思邈所著《备急千金要方》 ...[详细]
  • 日照推动医养健康产业加快发展

    日照推动医养健康产业加快发展 探索医养结合“新模式”——日照推动医养健康产业加快发展日照报业全媒体记者张磊 通讯员 胡召国老有所养,老有所依。这不仅仅是每个人的愿望,也是每一个家庭和全社会的责任。“医养结合”是近几年逐渐兴起的一种 ...[详细]
  • 山西吕梁旅游考察团来日照采风踩线

    山西吕梁旅游考察团来日照采风踩线 为深入贯彻落实日照与山西省吕梁市签署的加强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和《日照吕梁旅游宣传营销合作框架协议》,进一步加强两地旅游领域的交流与合作,在市旅发委积极推动下,12月1日—3日,吕梁市旅游业考察团旅行商及 ...[详细]
  • 海上日照—刘一闻 鲍贤伦书法作品展举办

    海上日照—刘一闻 鲍贤伦书法作品展举办 由市文联、市文广新局、市中华文化促进会、市书画联谊会、市书法家协会、上海得涧书画研究会主办,由市新华书店、日照运总集团、市书法院、市书画产业协会、北京一境画廊协办,由天大美术馆承办的海上日照—刘一闻鲍 ...[详细]
  • 台青蔡鹤立:搭好漳台交流的“连心桥”

    台青蔡鹤立:搭好漳台交流的“连心桥” 蔡鹤立左一)参加芗城区政协十届四次会议。夕阳西下,气温骤降,在漳州古城宋河河畔,暖黄的光晕却温暖了一片天地。这家名为“贵宝地”的美食集市,为古城增添了不一样的味道。何为美食集市?在300多平方米的面积 ...[详细]
  • 专家说了:姜太公就是咱日照人

    专家说了:姜太公就是咱日照人 姜太公文化研讨会在日照举行,多位专家认为——姜太公就是咱日照人日照报业全媒体记者谢岩 王霞11月29日,在日照国际财富中心举办的姜太公文化研讨会上,来自北京、天津、济南等地的20余名省内外领导、专家齐 ...[详细]
  • 直通12345|电梯接连出问题 物业为何迟迟不维修?

    直通12345|电梯接连出问题 物业为何迟迟不维修? “我们居住的单元电梯接二连三地出问题,光我和我媳妇就遇到过好几次。给物业打电话,答应说修,一直拖着没修,也不知道有什么原因。”11月21日,市民赵先生拨打晨刊热线8881111反映了自己的苦恼,他希望 ...[详细]
  • 日照一面包车司机“改型+违规载货”被罚700元

    日照一面包车司机“改型+违规载货”被罚700元 为了图方便,一些面包车司机将后排座位卸掉,私自改型成“小货车”拉运货物。其实,这是一种交通违法行为。近日,东港交警就查处一起面包车私自改型的交通违法行为。近日,交警东港大队民警在路面巡逻执勤时,发现一 ...[详细]
  • “登陆”台籍医生喊话台青:大陆是最有机会的土壤,等你!

    “登陆”台籍医生喊话台青:大陆是最有机会的土壤,等你! 来到大陆,他们见证了祖国日新月异的发展和进步,结识了新的朋友、凝聚了新的情感,感受到了同胞的热情和温暖。他们是两岸融合发展的“沟通者”、正能量的“传播者”。两岸青年声音,你我共同倾听。中国新闻网特别推 ...[详细]
  • 岚山:创新“组合拳”打出发展“主动权”

    岚山:创新“组合拳”打出发展“主动权” 日前,岚山区投资1150万元,在上海浦东新区租用了一幢2133平方米的高端写字楼,作为“岚山上海)协同创新中心”。目前,该中心正在内部装修,计划元旦正式对外运营。作为协同创新中心的承建单位,新岚山财金 ...[详细]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