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多元储能让绿色能量澎湃不息
从戈壁荒漠变身“绿能海洋”,新疆息新疆能源转型“绿”潮涌动。多元当前,让绿新疆新能源装机已突破1亿千瓦,量澎成为西部地区首个新能源装机过亿的新疆息省份,与此同时,多元储能产业正成为新疆能源转型的让绿“调节器”。截至2025年2月,量澎新疆已建成储能电站超过200座,新疆息总装机规模977.7万千瓦/3266.3万千瓦时,多元装机规模位居全国前列、让绿西部第一。量澎以绿色发展为笔,新疆息新疆正打造能源转型西部样板,多元为美丽中国建设注入源源不断的让绿绿色动能。
拓展更多绿能充放空间
3月17日,国家第三批沙戈荒项目大唐石城子100万千瓦配套光热项目正在开展场区集热镜场基础浇筑及镜场支架安装工作。光热发电系统可以在白天将多余的热量储存起来,晚上再释放热量进行发电,实现连续供电。
由于气候原因,新疆新能源整体出力呈“春秋大、冬夏小”的特点,与电网夏、冬呈现负荷高峰的特性相反,给电力供应保障带来挑战。
通过发展多元储能,为清洁能源大规模转化为持续稳定的电能供给打下坚实基础。在自治区公布的2024年独立新型储能项目清单中,41项独立新型储能项目广泛涵盖磷酸铁锂、全钒液流、钠离子电池、压缩空气、重力储能、铅炭、氢储、热储等多种类型。
“当前,新疆储能发展呈现规模化、市场化、多元化的特点,能够较好地适应新疆新型电力系统发展需要。从规模化来看,2024年全年储能新增555.3万千瓦/1952.9万千瓦时,同比增长139%,发展速度较快。从市场化来看,新疆出台了入市交易、分时电价、容量补偿等配套政策,明晰储能投资预期,创造了良好的市场发展环境。”国网新疆经研院能源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李昌陵说。
根据《国家中长期抽水蓄能发展规划(2021年—2035年)》,新疆规划建设30座、3900万千瓦抽水蓄能电站。目前,4座共计680万千瓦的抽水蓄能电站正在加快建设,将进一步保障新疆以及西北电网安全稳定运行。
打造新型储能产业高地
向新发展,向绿而行,新疆锚定“双碳”目标,大力发展新质生产力,推动新型储能规模再上新台阶。2024年,全年充电44.8亿千瓦时,有效提升新能源利用率3.6%,有力支撑电网早晚高峰电力供应。
在哈密十三间房风区,新疆首座电网侧新型独立储能电站——沃能十三间房储能一电站里,27个储能单元在用电低谷时段充电、高峰时段放电,实现新能源消纳的同时,还利用峰谷电价差增加经济收益。该储能电站可实现每天“两充两放”,转换效率近90%,利用水平位居全国前列。
3月7日,克州300兆瓦/1200兆瓦时构网型独立储能项目已并网送电达4个月。该项目一次性可充满120万度电,可以保障约20万家庭6小时的晚高峰生活用电,每年可调节电量约3.84亿度,节约标准煤约11.55万吨,减排二氧化碳30万吨。
据统计,2023年至今,新疆已批复第一、二批次独立新型储能项目总规模超1100万千瓦,预计2025年底新疆新型储能并网规模将超过2000万千瓦。
助力储能产业长足发展
今年以来,随着新疆华电乌鲁木齐光伏基地100万千瓦/400万千瓦时独立新型储能、立新和田县300兆瓦/1200兆瓦时构网型独立储能等总计4065兆瓦/16260兆瓦时储能项目完成接入系统设计评审,新疆储能进入高速发展快车道。
“十四五”期间,国家、自治区、兵团及地州发改委累计批复新型储能项目总规模达4835万千瓦,其中配套储能项目规模3412万千瓦,独立储能项目规模1423万千瓦。
2021年以来,国网新疆电力累计完成新型储能项目评审超3300万千瓦。评审过程中推行“随报随审随批”的原则,有效缩短评审周期,优化服务体验,高效助力自治区调节资源高质量发展。为更好保障储能产业良好发展,国网新疆电力打造储能“流程规范、并网调试、日前调度、实时调度、全景监视、运行评估、安全管理”精益化全过程管控,发挥新型储能“移峰填谷”综合效能。
通过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的深度融合,新疆各地分散的绿色能量正通过高效储能技术汇聚成澎湃不息的动力,启动了远方工厂的车轮,点亮幸福的万家灯火,向着绿色可持续的未来继续远航。(记者 靳昊 赵明昊 孙金行 通讯员 于志勇)
(责任编辑:热搜)
-
清明时节,春和景明、草木萌发,一派欣欣向荣的自然律动。作为中国的传统节日,清明节,也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深厚的历史底蕴。今天,北京民俗博物馆正在举办清明节民俗体验活动,跟清明有关的民俗有哪些?一起和 ...[详细]
-
本报讯记者 许静)12月8日,全国、全省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视频会议召开,我市在日照分会场组织收听收看。会后,市委常委、宣传部长毛继春结合日照实际,就会议精神的贯彻落实讲了意见。 毛继春指出 ...[详细]
-
11月20日,广州亚运会帆船女子帆板米氏级在广东海上项目训练中心汕尾)进行,中国日照籍选手王宁夺得冠军。此举打破了日照亚运史上金牌零的突破,是日照竞技体育水上运动项目发展的里程碑。12月3日上午10点 ...[详细]
-
本报讯(记者 刘祥彩) 提起枣庄,人们很快能联想到铁道游击队、台儿庄战役,枣庄市借此做大文化产业品牌,开发建设了台儿庄古城等文化产业项目,2009年全市文化产业增加值为31.9亿元。 说到临沂, ...[详细]
-
...[详细]
-
本报讯记者 孟凡虎 通讯员 成永举)12月10日,我市在五莲县举行重大动物疫情应急演练。副市长、市防控重大动物疫病指挥部总指挥刘西良出席并讲话。 刘西良指出,动物疫病防控不仅是现代畜牧业发展的关键, ...[详细]
-
本报讯记者 孟凡虎)12月4日,我市首届“风景·风情”油画展开展。市委常委、宣传部长毛继春,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高丽萍,市政协副主席林玉营,日照军分区副司令员韩继亮出席开展仪式。 毛 ...[详细]
-
本报记者 刘江雪翻开日照区域产业布局平面图,城市经济发展走向清晰可见:以日照钢铁精品基地为龙头的重工业产业带日趋南移,以新市区为外延的城市中心区整体东迁,伴随梦幻海滩等新景点落成,城市生活区及旅游产 ...[详细]
-
央视网消息:4月1日起,一批国家标准开始实施,涉及网络安全、电动汽车等多个领域。《数据安全技术 互联网平台及产品服务个人信息处理规则》国家标准,规定了互联网平台及产品服务个人信息处理规则的基本要求、编 ...[详细]
-
本报讯(记者 李刚业) 近日,记者从市畜牧兽医局获悉,我市6家养殖企业荣获“国家级畜禽养殖标准化示范场”荣誉称号,这6家企业分别是:山东鲁光利畜牧科技有限公司、日照大丰林牧有限公司、五莲县三合养禽专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