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前沿科学技术,也探索一种新的教育模式”
2022年10月22日,探索北京,前沿中国科技馆,科学机器人AI智能场景演示。技术教育 (视觉中国/图)
(相关报道详见《院长详解12所高校未来技术学院:新工科的突围》)
一位大学老师,该如何教授学生当下还不存在的索种技术?过去一年多时间里,很多高校给出了不同的模式答案。
2021年5月20日,探索教育部公布了首批未来技术学院名单,前沿北京大学、科学清华大学、技术教育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等12所高校入选。也探首批学院的索种目标是“要瞄准未来10至15年的前沿性、革命性、模式颠覆性技术”,探索截至目前,大部分高校已成立相关学院,部分学院也已招收第一届本科生。
据南方周末记者观察,未来技术学院的组建路径,往往是在原有的工科学院基础上,通过跨学科方式重新组合而成,这给学院的研究和教学带来不少挑战。新学院成立之后,研究方向要如何调整?北京大学未来技术学院副院长刘颖坦言,团队刚组建时,有来自不同研究方向的学者,彼此都经历了一段磨合期。
而一个结合了科研和教学的实体学院,引领学生走上探索之路也尤为关键。“授课教师向学院反馈,学生通过项目课程产生的研究成果已经向SCI期刊投稿,个别学生大一第一个学期的科研成果就达到了研究生的水准。”西安交通大学未来技术学院执行院长王小华说。
未来技术学院是一个怎样的实体机构?在过去一年的实践中,学院如何探索出一条将教育、科技、人才相结合的培养路径。围绕相关问题,南方周末记者对刘颖、王小华进行了专访。
学科交叉是突破点
南方周末:未来技术可以理解为现在还没出现的技术,对于一个还不存在的东西,学院成立前如何规划研究方向?
王小华:未来技术不是由某一个学科“长”出来的,它应该是由多个学科深度交叉和融合而产生的。我们学院的研究方向集中在储能科学与工程、医工交叉、人工智能和智能制造,
(责任编辑:焦点)
-
2022年11月13日晚上十点许,一位快递员躺在临时安置点的床铺上刷手机。 南方周末记者 翁洹/图)在广州市海珠区派送物资,忙活了一整天的快递员陈先生,在海珠区的快递员临时安置点洗完热水澡后,安心地躺 ...[详细]
-
特别提醒:出具伪证或隐匿、毁灭证据的处以2000元以上或20000元以下罚款本报讯记者 孙向阳 通讯员 徐雪)为构建稳定和谐的劳动关系,维护劳动者与用人单位的合法权益,我市自2011年3月20至6月3 ...[详细]
-
东南网4月15日讯海峡导报记者 钱玲玲 通讯员 林依静)4月15日是我国第十个“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日前,厦门市工会劳动法律监督委员会发出厦工劳监函字〔2025〕4号文件,向 ...[详细]
-
本报讯通讯员 成永举)为切实做好春季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工作,确保不发生区域性重大动物疫情,我市从3月上旬开始,至4月中旬全面开展春季动物集中强制免疫工作,完成高致病性禽流感、牲畜口蹄疫、高致病性猪蓝耳 ...[详细]
-
美国三大车企工人首次同时举行罢工 前十天累计损失或超50亿美元
由于汽车工人与汽车制造商的合同14日到期,双方协商没有达成一致,因此从当地时间15日凌晨开始,大批美国汽车工人开始了罢工。分析人士指出,汽车工人罢工可能将使汽车工业运行陷入混乱,进而影响美国经济。当地 ...[详细]
-
厦门日报讯记者 朱道衡 通讯员 林敏丹)昨天鹭岛云幔铺天,午间暖意融融。气象部门预测,受冷暖气流交汇影响,今明两天,厦门有较明显降水过程,累计雨量可达40毫米~60毫米,市民出门备好雨具。昨天厦门大气 ...[详细]
-
厦门日报讯佘峥)厦门教育的“家底”公布:平均每五名厦门常住人口就有一名学生或老师,与此同时,幼儿园在园人数少了,小学和中学在校生人数维持增长趋势。近日,市教育局公布《2024- ...[详细]
-
厦门市政体育公司携手全国公益品牌 “以诗之名·让珍稀被珍惜”活动落地 厦门园林植物园
2025年4月,厦门市政体育公司积极联动全国知名公益活动品牌“以诗之名·让珍稀被珍惜”,依托公司运营管理的厦门园林植物园独特的植物资源,成功推动该公益活动在厦门落 ...[详细]
-
视觉中国/图)为做好猴痘防控工作,最近,国家疾控局和国家卫生健康委专门联合制定发布了《猴痘防控方案》。根据7月26日发布的方案和解释,新措施的出台是因为2023年6月以来,多个省份所发现的猴痘病例使得 ...[详细]
-
厦门日报讯佘峥)厦门教育的“家底”公布:平均每五名厦门常住人口就有一名学生或老师,与此同时,幼儿园在园人数少了,小学和中学在校生人数维持增长趋势。近日,市教育局公布《2024-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