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商林朝辉:在李时珍故里赓续传承中医药文化
新华社武汉8月16日电(记者徐海波、台商闫睿)“我从事中医药事业57年了,林朝正和团队着手成立李时珍医药发展基金会,辉李化准备将自己在集团的时珍股份捐给基金会,助力中医药走向世界。故里赓续”在湖北省黄冈市蕲春县,传承71岁的中医李时珍医药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台商林朝辉对记者说。药文
蕲春县是台商明代医药学家李时珍的故里。当地素有“千门万户悬菖艾,林朝出门十里闻药香”之说,辉李化盛产的时珍艾草被称为“蕲艾”,是故里赓续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上世纪90年代以来,传承蕲春县坚定“以药兴县”道路,中医重点发掘李时珍人文品牌,至今已举办30届李时珍中药材交易会,吸引了一批热衷于中医药事业的人来此创业。
“我们先后与10余所高校院所开展产学研合作,目前拥有20个中药生产剂型、185个药品批准文号,仅蕲艾大健康产品就有7大类300多个品种。”李时珍医药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孙利伟说,公司正是看中李时珍的文化品牌、蕲春所在大别山地区丰富的药材资源,以及当地的科研转化支撑,才坚定信心扎根蕲春。
坐拥深厚的中医药文化土壤,蕲春成为长江中下游地区的中药材集散地。聚集于此的很多中医药企业把田间地头作为第一生产车间,将药材基地建到农村,免费向农户提供种子,进行技术指导。孙利伟说,集团公司在周边地区推广种植夏枯草、蕲艾万余亩,惠及1万多贫困人口,还获得全国“万企帮万村”精准扶贫行动先进民营企业称号。
“我们和企业签了订单,销路就不愁了。很多农户因此生活奔小康,收获实实在在。”蕲春县兴农中药材专业合作社理事长邓爱明说。
目前,蕲春县有3000多家蕲艾生产加工企业,生产千余种产品。为让蕲艾种植、加工、效用更有据可依,蕲春起草建立蕲艾标准6大类28项,李时珍医药集团也参与其中。“蕲艾有了标准后,农户种植和企业加工收益更大。”蕲春县县长陈丹说。
为突出龙头企业带动作用,蕲春县还组织药监部门,对李时珍医药集团等企业“对症把脉”,取得3个“国药准字”;同时推动企业与中国中医科学院、北京中医药大学、湖北中医药大学等高校加强合作,促进产品提档升级。
蕲艾提档升级,吸引更多人加入。在蕲春县,从浙江返乡创业的“80后”张健,和朋友成立了蕲春蕲艾供应链有限公司,通过精准对接市场需求,助推李时珍医药集团等蕲艾加工企业对产品进行迭代更新,已在网上推出几十款产品,月销售额达数百万元。
为弘扬中医药文化,李时珍医药集团还将园区打造成中医养生科普旅游研学基地,每年都有许多中小学生在这里学习,认识中草药、体验中药材种植,把中医药文化的种子播撒进心里。
李时珍医药集团有限公司总裁杨明江说,让中医药走向世界是中医药人的梦想。这些年,集团公司积极推动艾灸、刮痧、推拿等中医适宜技术、中医药文化走向世界,将道地中药饮片出口海外。
“中医药文化是老祖宗留给我们的宝贵财富,我们要不遗余力传承薪火。”林朝辉说。
(责任编辑:热点)
-
中国外交部:台湾是中国领土的一部分,不存在所谓的“海峡中线”
中新网北京9月18日电 (谢雁冰)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毛宁9月18日主持例行记者会。有外媒记者提问:台湾当局称,截至18日早6点,台湾当局已监测到103架解放军军机持续在台海周边活动,其中有几十架越过了“ ...[详细]
-
本报讯(记者 蒋月阳 通讯员 宋炜 郭青)按照交通运输部的统一部署,2013年春节期间全国收费公路免收小型客车通行费时间确定,从2月9日零点起至2月15日24点结束,在收费道口不发卡抬杆免费放行。春 ...[详细]
-
本报记者 李刚业 2012年,华和集团董事长何金宝做了一件引以自豪的事,他投资千万元和深圳市残友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实现强强联合,成立了山东残友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坐落于高新区,为山东残疾人提供就业平 ...[详细]
-
本报讯记者 周伟)2月8日,记者从日照港油品公司获悉,该公司1月份完成疏港发运45.8万吨,同比增长29.6%,实现生产首月开门好。其中,火车装车4737车、26.5万吨,同比增长76.2%;汽运 ...[详细]
-
合影亳州市台办供图)中国台湾网6月21日讯 近日,2024年优秀台胞青年中医主题创业研习营一行来安徽亳州市参访。在亳期间,研习营前往安徽省对台交流基地——涡阳天静宫、古井酒文化博物馆、华祖庵,详细了解 ...[详细]
-
本报讯记者 周伟 实习生 王玺)食堂餐厅张贴着“按时就餐、吃饱就好”提醒,新推出半份饭、半份菜、小盘菜成为就餐首选……连日来,在日照经济技术开发区人民法院,一股“厉行节约、反对浪费”的良好风气正由 ...[详细]
-
本报讯记者 王秀洁)2月5日,记者从市城市规划展览馆获悉,为确保春节期间市民参观方便,展览馆将于正月初三(2月12日)正常开馆,除夕和正月初一、初二2月9日到11日)闭馆三天。 另外,为方便返乡 ...[详细]
-
本报莒县讯(通讯员 辛有东 徐峰)今年来,莒县围绕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主题,以工业化理念经营农业,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一场田野上的“工业革命”悄然兴起。 “双牵引”行动优化产业布局。以农业 ...[详细]
-
中新网西安11月3日电 题:“60后”台胞秦巴腹地觅乡愁 扎根40载心安即为家记者 张一辰“我的家庭有点‘特殊’,母亲是台湾人,父亲是大陆人,这就是日后我们家成为第一批回陕西定居台胞的原因。”在陕台胞 ...[详细]
-
本报通讯员 王岩 如果说高速公路建设是城市间经济发展的先行者,一个文明、有序、畅通的征费环境则是她的形象和“门面”,那么,位于岚山区汾水西,204国道与342省道交界西1.7公里处的沈海高速岚山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