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扎波罗热核电站“被扣为人质”
当地时间2022年5月1日,当扎电站乌克兰扎波罗热,波罗被扣一名俄罗斯士兵正在扎波罗热核电站附近巡逻。热核8月至今,为人俄乌双方在该地区的当扎电站冲突,引发了人们对核事故的波罗被扣担忧。 (人民视觉/图)
乌克兰南部,热核第聂伯河横跨而过的为人扎波罗热州。
2022年8月19日,当扎电站在空袭警报声里,波罗被扣乌克兰油漆工人阿纳托利·戴维德发布了一则网络求助帖。热核
“这里很危险,为人核电站随时会发生爆炸。当扎电站”他告诉南方周末记者,波罗被扣扎波罗热核电站传出炮火声,热核让熟悉的家乡变得危险。他想离开这里,投奔在安全地区生活的亲友。
从今年3月起,这座乌克兰最大的核电站为俄军占领。长达半年的平静后,核电站从今年8月起频频遭遇火力攻击,核泄漏危机一触即发。对此,俄乌双方均指责系对方所为,并诉诸国际组织。
而在第聂伯河的上游,切尔诺贝利核电事故带来的伤痛,尚未痊愈。各方角力中,核电站被炸泄的风险如影随形。
2022年8月29日早上,国际原子能机构总干事拉斐尔·格罗西在社交平台上表示,由他领导的14人专家组已出发前往扎波罗热核电站。
“我们必须保护乌克兰和欧洲最大核设施的安全。”他写道。
“每天都是一场冒险”
28岁的阿纳托利·戴维德独自生活在扎波罗热地区,父母和姐妹都远在异乡。他在这里当建筑工地的油漆工,替人维修公寓。
俄乌战争爆发后,对于阿纳托利而言,谋生变得更加艰难。“每天都是一场冒险,你不知道炸弹会飞到哪里。”阿纳托利每天坚持上班,早上十点出工,晚上七点回家。但房租和食物却开始涨价,“工资被砍掉了一半,物价却翻了5倍”。
生活,笼罩在防空警报中。
固定的警报大概会在下午四点、晚上十点响起。有时阿纳托利会被袭击警报吵醒。“轰炸常常发生。”他说,“在扎波罗热7公里范围内,都能听到警报声。”幸运的是,附近有一个避难所。
阿纳托利告诉南方周末记者,扎波罗热目前并未遭遇封锁,人们可以自由进出。当地居民想要离开,必须先去排队登记,等待审核批准才能离开被占领地区。过程短则一周,长则一月。
“如果你有钱,能轻松地去到乌克兰境内其他安全区。倘若你有俄军占领地区的居留许可,也可以前往被占地区。”阿纳托利多次想离开扎波罗热,但又无处可去,“现在亲戚朋友的处境也不好。”
根据联合国难民署的数据,截至8月23日,经过登记前往欧洲的乌克兰难民已达680余万人。用阿纳托利的话说,“现实中,有很多人既没有官职,没有钱,也得不到国家帮助,他们过着苦日子,这样的人就没机会离开。”
进入8月,与很多扎
(责任编辑:科技)
-
2022年9月24日,郑州最大烂尾楼之一啟福城迎来复工。视觉中国/图)针对河南省高级人民法院的请示,2023年4月21日,《人民法院报》要闻版刊发《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商品房消费者权利保护问题的批复》下称 ...[详细]
-
海峡网12月16日讯 海峡导报记者 陈捷 通讯员 沉酌铃铃/文陶小莫/漫画)哪些情况下,企业可以合法开除员工?员工“不服从领导”、上班睡觉、旷工四天,这些行为,是否可以成为企业 ...[详细]
-
序号:06仁心义举好阿婆事件:厦门市思明区滨海街道白城社区,82岁的居民陈太凤,自费种下数十种治病养生的中草药,可供需要之人免费采摘。陈阿婆不仅普及中医药理,还会刮痧推拿,邻里街坊谁家有个不舒服,只要 ...[详细]
-
有人一年叫外卖1842笔!厦门人2018年“能吃”指数排全国13名
去年全年,厦门人中有人叫了1842笔饿了么,平均每天5单;还有人全年在饿了么花费近15.7万,平均每天430元。昨天,阿里本地生活服务公司盘点了2018年的消费数据,数据显示,厦门人在全国都算&ldq ...[详细]
-
2023年1月23日初二,一位游客在南京一处民宿燃放“加特林”。张艺颖/图)2023年春节期间,一款名为“加特林”的烟花一直占据全网注意力。它射速快、火力猛,故而得名。在短视频平台上,一位女士手持炮筒 ...[详细]
-
12月19日9时,厦门地铁2号线最难施工段天竺山至马銮北站顺利实现双线贯通,该段由中交第四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下称:中交四航局)负责实施,其中包括三站两区间一出入场线,全长4.6公里。据悉,厦门地铁2号 ...[详细]
-
黄劲超图海峡网讯(海西晨报记者陈佩珊、通讯员周绍怡)自己被狗咬伤,“狗主人”却矢口否认,怎么办?事发1个多月后,被狗咬伤的小军来到新阳司法所。他出示的一张某公司保安岗亭照片扭转 ...[详细]
-
我市警方昨日举行海防支队集体换装仪式。市公安局海防支队:脱下“橄榄绿”换上“警察蓝”海峡网讯(文/图通讯员厦公宣、厦门日报记者薄洁)“我宣誓 ...[详细]
-
当地时间2023年7月4日,韩国庆尚南道巨济市,警方在高岘洞新县第一桥周围就“幽灵婴儿”案件正在搜查婴儿尸体。视觉中国/图)一个多月以来,“幽灵婴儿”事件在韩国持续发酵。随着调查结果相继出炉,死亡人数 ...[详细]
-
第一医院儿科人头攒动。海峡网讯(海西晨报记者黄伊娜曾昊然)最近,随着气温的下降,感冒的人越来越多,抵抗力较弱的孩子往往首先“中招”。根据厦门市疾控中心发布的12月健康预报显示,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