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金融 > 两岸一家亲,这条路他走了36年

两岸一家亲,这条路他走了36年

2025-05-11 16:30:50 [时政] 来源:社稷评论追踪

  “武夷山是两岸世界乌龙茶和红茶的发源地,与台湾茶叶也有深厚的家亲渊源。希望两地以茶为媒,条路加强合作,走年共同传扬中华优秀传统茶文化。两岸”近日,家亲武夷山市在台北举办“山盟海誓 宝岛情深”武夷山(台湾)文旅茶交流联谊会,条路台湾中华茶文化学会理事长范增平在参加活动时说。走年

  从1988年开始,两岸范增平30多年间往返大陆300余次,家亲深入参访大陆18个省市产茶区,条路在大陆20多个城市参加各类交流活动公开演讲,走年推动并参与中华茶艺专业的两岸设立和茶艺师认证考试制度的完成。这条推广中国茶文化的家亲道路,他一直在坚持,条路从未停下脚步。

  与茶结缘

  在20世纪80年代的台北,有一个特别的茶馆。茶馆环境清幽,里头备着主人精心挑选的好茶。收银台前只有一个“良心箱”,店内不设服务员。喝完茶由顾客自己定价,将茶钱投入箱内即可。如果顾客觉得茶不好,甚至可以不付款。

  这个茶馆的主人,就是范增平。这桩亏钱生意,他在台北坚持了近10年。“当时台湾茶产业兴起,茶商的急功近利掩盖了这传承了几千年的传统茶文化。我想用这样的方式,让人们静下心来,去思考品茶背后的意义。”范增平说。

  和范增平相熟的人都知道他是一个茶痴。他与茶结下不解之缘,是在台湾东吴大学读书的时候。大学时,范增平对宗教、哲学十分感兴趣,因禅宗的“吃茶去”公案得到启示,开始钻研茶文化。1979年,他师从台湾茶文化大师林馥泉。为了学茶,他跑遍了台湾各地的茶园,甚至住在茶农家里体验生活,不订报纸、不看电视,把全部心思放在学习茶文化中。

  茶文化博大精深,如何将它具象化、可操作,让普通老百姓也能感受茶文化的魅力,是范增平经常思考的问题。他创造出“三段十八步”茶艺,使茶艺成为一门学科,并广为流传。

  准备茶具,等待水沸,温壶赏茶,分茶品茗……茶叶的泡法、茶器的搭配、茶空间的氛围,以及用什么水最适合,怎么样把这个茶泡好,范增平下了很大功夫。“茶文化是无形的,茶艺是有形的,如果没有茶艺的形式表现,茶文化就无法呈现。茶艺是具有仪式感的品尝方式,能把简单的饮茶行为,变为一种美好的生活艺术享受。人们能在茶艺展示中品味茶的千姿百态,更能通过茶艺,了解、传承和弘扬中国茶文化。”范增平说。

  推动交流

  年轻时的范增平就深知茶文化的“根”在大陆,要研究、推广茶文化,必须到大陆去。

  1988年,已是台湾中华茶文化学会秘书长的范增平,与其他10多个行业的代表组成“台湾经济文化探望团”来到北京,开启了他以茶为媒,在海峡两岸普及推广茶文化的漫长旅程。30多年间,范增平深入访问了大陆18个省市的主要产茶区,在北京、天津、上海等城市公开演讲,并表演茶艺,不遗余力地推广茶文化。

  在范增平看来,茶艺进入教育体制内,发展的空间才会广阔。1997年底,范增平结识了北京外事职业高中的迟铭校长。二人一见如故,在如何将茶文化引入教育方面很快达成了共识。

  迟铭组织学校的师生利用课后时间学习,范增平以校为家,亲自授课,1998年,北京外事职业高中在大陆首创中华茶叶礼仪专业。之后,大陆的许多大学、高职、中专纷纷开办茶艺或茶文化的选修课程,茶艺专业也逐渐增加。

  为了规范茶艺专业的教学标准,教育部邀请北京外事职业高中编写教材。在范增平的帮助下,第一部《茶艺概论》教材出版。同时,为了提高人才的专业素质,劳动部(现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一直推动先培训后认证就业的职业资格证书。2001年4月,首批茶艺专业学员参加茶艺师技能培训、考核,同年6月取得劳动部颁发的茶艺师资格证书。

  “从茶艺专业的设立到茶艺师职业资格证书制度的建立,迟校长与我都付出很多,但我们都觉得能在推动茶文化发展中贡献绵薄之力很值得。”而范增平也在之后的20余年间,在北京大学、华东师范大学、武夷学院、福建农林大学等高校办讲座,担任客座教授,举办丰富多彩的茶文化活动,不断推动两岸茶界的交流合作。

  闽台渊源

  在微信朋友圈写茶艺日记,是范增平每天都要完成的工作。或长或短,谈的是品茶的感受,谈的是对茶艺的感悟,更多谈的是两岸茶界的交流。

  福建作为与台湾一水相连的大陆主要产茶区,是范增平走访最多的省份,两岸茶文化交流的大小活动也都能看到范增平的身影。范增平告诉记者,闽台两地的茶叶渊源可以追溯到300年前。台湾历史学家连横所著的《台湾通史》中记载:“嘉庆时(1796年—1820年),有柯朝者归自福建,始以武彝之茶,植于鱼坑,发育甚佳。既以茶子二斗播之,收成亦丰,遂互相传植。”所言便是武夷山茶籽引入台湾之事。

  而茶文化作为两岸茶人的一条纽带,推动着闽台之间的文化交流与产业合作。“茶文化是茶产业发展的基础,只有茶文化在海内外远扬,茶产业才能持续发展。”范增平说,大陆在“三茶统筹”中,将茶文化放在首要位置,茶产业随之实现高质量发展,十分有远见。“早年间,台湾在茶园管理、制作技艺等方面都有很多值得大陆学习的地方。现在反过来,在茶器具设计、包装创新、茶文化赋能等方面,台湾茶人需要向大陆取经。”

  一叶同根,一味同心。范增平说,正是两岸同胞共同的愿望与追求,推动着两岸茶产业的融合发展。而中国茶文化要走向世界,同样离不开两岸携手同行。“我期待两岸同胞能有更多机会坐在一块,共饮一壶茶,共叙两岸情。”范增平说。

(责任编辑:国际)

推荐文章
  • 上海青创大赛鼓励两岸青年“创业改变未来”

    上海青创大赛鼓励两岸青年“创业改变未来” 新华社上海5月6日电潘清、吴小静)一年一度的“上海海峡两岸青年创业大赛”6日启动,面向海内外发出参赛项目征集令。大赛将通过遴选优质创业项目并提供现金奖励、优惠落地配套政策及服务,鼓励两岸青年“创意点亮 ...[详细]
  • 日照港获“全国文明单位”的背后

    日照港获“全国文明单位”的背后     本报记者 王均薇     本报通讯员 杨斌       12月20日,从全国精神文明建设表彰大会上传来喜讯:日照港荣获“全国文明单位”。然而,对日照港来说,这是“十一五”延展而来的故事。  回 ...[详细]
  • 日照市有了首个“拓展待行区路口”

    日照市有了首个“拓展待行区路口”     日照新闻网消息通讯员 张文忠) 为了进一步提高城市交通管理精细化工作水平,缓解部分交通流量较大但车道较窄路口的压车现象,提高周期内路口车辆通行效率,为市民提供更加畅通快捷的交通环境,2012年 ...[详细]
  • 今年日照建16105套保障房

    今年日照建16105套保障房     本报讯(记者 靳凤清 蒋月阳) 记者从1月6日召开的全市建设工作会议上获悉:今年我市将加快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完成省里下达的16105套保障性住房建设任务,并确保所有保障房工程在9月底前全部开 ...[详细]
  • 南京江宁助力两岸青年申报高层次人才

    南京江宁助力两岸青年申报高层次人才 中新网南京1月22日电 (张传明)近日,由南京市江宁区台办主办、南京台湾青年创业学院承办的江宁区高层次人才政策解读会在南京台湾青年创业学院举行,向两岸青年讲解如何申报江宁区高层次人才,助力两岸青年在江 ...[详细]
  • 日照市行政服务中心举行2012年元旦联欢会

    日照市行政服务中心举行2012年元旦联欢会     日照市行政服务中心2012年元旦联欢会12月31日举行,市政协副主席董全宏参加活动。    联欢会节目形式多样,歌曲、合唱、舞蹈等文艺节目展现了中心全体人员朝气蓬勃、奋发有为的精神风貌。 ...[详细]
  • 日照市开通自学考试工行网上报名

    日照市开通自学考试工行网上报名     本报讯通讯员张波)据悉,全市自学考试网上报名缴费工作已经开始,即日起至2012年2月15日,广大考生可通过工商银行网上银行报名缴费,为保证广大考生顺利报名缴费,工商银行现推出“网上报名缴费送礼 ...[详细]
  • 日照市首家村级慈善机构新年募捐

    日照市首家村级慈善机构新年募捐     本报讯记者 靳凤清 蒋月阳) “我捐2000元!”“我捐4000元!”“今年公司的效益不错,我们也该表达心意,捐10万!”在新年第一缕曙光的沐浴中,莒县城阳街道西大街村村委会内,一早就挤满了前 ...[详细]
  • 美国又来新军售?民进党当局的回应要反过来听

  • 日照市首届“十大环保人物”评选揭晓

    日照市首届“十大环保人物”评选揭晓     本报讯(记者 刘祥彩 通讯员 贾有玮) 1月8日,从市环保局传来消息,备受关注的日照市首届“十大环保人物”评选揭晓,王永刚等10位同志被评为首届“十大环保人物”,王庆峰等9位同志被评为首届“十 ...[详细]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