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关就业补助、育儿补贴……今年提振消费这样干
今天(3月17日)下午,事关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召开发布会,业补国家发展改革委、助育振消财政部、儿补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贴今商务部、年提中国人民银行、费样市场监管总局等六部门有关负责人针对《提振消费专项行动方案》重点任务进行了介绍并答记者提问。事关
解决“加班文化”等痛点
不得违法延长劳动者工作时间
国家发展改革委副主任李春临在回答总台央视记者提问时表示,业补提振消费需要各方面政策协同发力,助育振消《提振消费专项行动方案》中提到各项经济社会政策都要体现促消费的儿补政策导向,这之中既有实打实的贴今资金投入,也有休息休假权益保障等相关政策支撑。年提
比如针对反映突出的费样“加班文化盛行”等痛点问题,《提振消费专项行动方案》专门就“保障休息休假权益”提出了相关举措,事关通过强化执行监督来落实带薪年休假制度,明确不得违法延长劳动者工作时间,同时鼓励弹性错峰休假,鼓励有条件的地方设立中小学春秋假等。
育儿补贴、工资等政策加紧制定中
会陆续出台
《提振消费专项行动方案》针对需求侧特别是居民增收减负,提出了两个专项行动。育儿补贴、劳动工资等政策,相关职能部门正在积极加紧制定和推出,后续会陆续出台,会进一步细化和实化。
促消费文件首提稳股市、稳楼市
《提振消费专项行动方案》首次在促消费文件中强调稳股市、稳楼市,并提出相应举措,努力让老百姓的消费底气更足、预期更稳、信心更强。
以品牌引领推动消费品质提升
在文化消费品牌方面,鼓励企业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产品设计,培育更多像《三体》《只此青绿》一样的中国优秀IP。《哪吒》《长安三万里》无一不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再加工、再制造。
在商品消费品牌方面,打造中国消费名品方阵,加快培育优质消费品牌;开展“购在中国”系列活动,丰富“吃购游娱”一体化的消费体验。
鼓励地方因地制宜探索务实举措
《提振消费专项行动方案》鼓励地方因地制宜探索务实举措,支持地方结合自身条件和资源禀赋等,积极探索务实举措,在发展养老和托育服务、冰雪经济、传统民俗类消费、清理不合理的消费限制、改善营商环境等方面加大支持力度。
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
清理对经营者不合理限制措施
国家发改委将聚焦制约消费的突出矛盾问题,下大力气推动改革,充分释放消费潜能、激发市场活力。
对于消费者,将下大力气保护好其合法权益,规范不合理经营行为,倡导实价优质,让消费者买得放心、省心、舒心、安心。
对于经营者,将下大力气清理不合理限制措施,加快构建全国统一大市场,营造有利于供给创新的良好市场环境,挖掘和巩固好超大规模消费市场的优势。
简化流程
以旧换新补贴直达消费者
商务部市场运行和消费促进司司长李刚表示,我们将抓好后续落地实施,指导各地进一步简化流程,提高拨付速度,让补贴资金更高效更便捷直达消费者,同时深入推进再生资源回收体系建设,持续畅通废旧商品回收利用链条,提升资源回收利用能力和水平。
逐步推行免费学前教育
减轻学生家庭教育支出压力
财政部经济建设司司长符金陵表示,通过提高部分学生资助标准、扩大政策覆盖面,延续实施国家助学贷款免息和本金延期偿还政策,逐步推行免费学前教育等,减轻学生家庭的教育支出压力。
2025年中央财政
安排就业补助资金667.4亿元
符金陵介绍,2025年中央财政安排就业补助资金667.4亿元,支持各地落实就业创业扶持政策,统筹相关资金资源,促进充分就业,提高就业质量。
实施适度宽松货币政策
营造良好金融环境
中国人民银行信贷市场司负责人车士义表示,中国人民银行将认真落实《提振消费专项行动方案》要求,会同金融监管等部门,研究出台金融支持扩大消费的专门文件,强化金融与财政政策、产业政策的协同,引导金融机构从消费供给和需求两端,积极满足各类主体多样化的资金需求。主要是以下四方面:
实施好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为扩大消费营造良好的金融环境。
打好消费政策组合拳,支持消费供给提质惠民。
优化金融产品和服务,满足差异化消费需求。
拓宽金融机构资金来源,扩大消费领域资金供给。
其中,央行将强化部门协同配合加大对文旅、养老、体育等消费重点领域经营主体的金融支持,促进消费相关产业、相关企业发展壮大。引导金融机构围绕以旧换新、智能产品、冰雪运动等新消费场景,研究推出有针对性的金融产品。鼓励金融机构根据客户需求和风险特征进行产品创新和差异化定价,为高校毕业生、新市民、自由职业者等群体适度减免相关费用、优化金融服务。
强化对缺陷产品召回的监管力度
市场监管总局市场稽查专员嵇小灵介绍,将针对群众反映强烈的食品非法添加、假冒伪劣、价格欺诈、虚假宣传等市场顽疾开展专项整治行动,强化对缺陷产品召回的监管力度,让市场更加安全有序、规范运行。
将产业政策、重大项目与就业政策有机结合
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就业促进司负责人陈勇嘉表示,我们将实施重点领域、重点行业、城乡基层和中小微企业就业支持计划。这充分体现了经济发展与就业促进的有机结合,体现了产业政策、重大项目与就业政策的有机结合,可以说,抓住了稳就业、促就业的关键。
(责任编辑:能源)
-
巴西是世界上最大的牛肉出口国之一。根据巴西肉类出口商协会的统计,2024年,巴西共出口牛肉289万吨。面对美国的关税政策,巴西牛肉出口面临哪些挑战?近日,总台记者采访了代表巴西肉类屠宰、加工和出口企业 ...[详细]
-
本报讯(记者 夏宗伟) 连日来,一个关于日照警察河南救人的帖子,在论坛上被炒得火热。5月6日,记者电话采访了救人警察单修梓。 小长假期间,日照交警支队培训大队办公室主任单修梓带着妻子和孩子,随旅行社到 ...[详细]
-
本报讯通讯员 陈锦霞)市卫生局卫生监督所于4月中旬至5月中旬多次深入农村偏僻山区,现场为老百姓进行家庭生活饮用水化验,深得百姓好评。 期间,活动小组先后到五莲县西楼村、邱村和日照经济开发区别家村等16 ...[详细]
-
5月2日,中国中煤能源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王安一行来我市考察。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杨军,市委副书记、市长赵效为会见了王安一行。市委常委、秘书长王斌会见时在座。 杨军对客人的到来表示欢迎,并简要介绍 ...[详细]
-
央视网消息:这两天,广东、河北、四川等地纷纷举办春季招聘会,涉及人工智能、低空经济等多个领域。广东:春季大型综合招聘会 现场提供超5万岗位3月16日,2025年全国城市联合招聘高校毕业生春季专场活动启 ...[详细]
-
本报讯记者 王美莹)5月7日,副市长徐清在收听收看了全国、全省普通高校招生考试工作电视会后要求,各级各有关部门要扎实做好高校、中等学校招生考试工作,确保今年普通高、中校招生考试工作圆满顺利。 徐清要求 ...[详细]
-
本报讯(记者 裴颖) 5月15日至5月20日为我市普通高中招生报名时间,我市今年的中考招生政策较往年相比,在指标生分配、考试科目、录取办法和择校生收费政策等方面都有不少新变化,这是记者5月14日从日照 ...[详细]
-
本报讯(记者 孟锋 李刚业) 5月6日,从全市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上传来捷报,去年,我市完成高新技术产业产值234.4亿元,增幅居全省第一位;今年,我市要确保完成高新技术产业产值280亿元以上。 ——加大 ...[详细]
-
记者从中国科学院微小卫星创新研究院获悉,在即将到来的第十个“中国航天日”,我国轻舟货运飞船将首次向公众亮相,1:1模型将在上海世博展览馆举行的航天科普展上展示。货运飞船被形象地称为“太空快递小哥”。与 ...[详细]
-
本报讯记者 许静)5月18日,全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表彰大会召开。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杨军参加北京主会场会议并代表我市领取“全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优秀市”奖牌。市委常委、政法委书记黄金华,市政协副主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