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学者发现牦牛适应青藏高原环境的分子遗传新机制
在氧气稀薄的国学青藏高原,牦牛为何能不知疲倦地奔跑?现牦近日,来自中国科学院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等机构的牛适研究团队通过解析牦牛基因组,发现一种牦牛特有的应青原环肺内皮细胞类群,可能对牦牛适应缺氧环境起到了关键作用。藏高传新相关成果已于近日发表在国际权威期刊《自然·通讯》上。境的机制
牦牛是分遗维系青藏高原生态系统功能与畜牧业发展的关键物种,以耐高寒、国学抗缺氧而闻名。现牦受参考基因组不完整等因素制约,牛适目前牦牛适应性相关分子遗传机制的应青原环研究进展缓慢。
据了解,藏高传新中国科学院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与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境的机制中国科学院大学等研究机构合作,分遗通过运用二代、国学三代测序技术等手段,分别构建了野牦牛和家牦牛高质量染色体水平参考基因组,再结合普通牛数据,系统分析大片段结构变异在牦牛基因组的分布特征。
研究人员发现,牦牛及黄牛肺脏中内皮细胞群表达含结构变异的差异基因最多。通过比较牦牛与普通牛的基因组,研究人员发现二者之间存在差异的基因片段。这些差异指向了基因表达的改变,从而能够帮助动物更好地适应环境。
在研究牦牛肺部单个细胞内的基因表达水平时,研究人员偶然发现血管内膜中的一种全新细胞类群,这种遍布牦牛肺部的细胞可能会使牦牛的血管更有韧性。同时牦牛的肺组织中存在较多的弹性纤维,能够增强肺的收缩能力,有利于牦牛适应高寒缺氧的环境。
论文共同通讯作者、中科院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研究员杨其恩表示,这项研究为系统开展牦牛遗传资源保护与利用提供了数据支撑,同时对分析动物适应高海拔和缺氧引发人体相关疾病的机制具有重要意义。
(责任编辑:社会)
-
“在不确定里找确定”:线下重启的博鳌亚洲论坛,议程与往年不同
博鳌亚洲论坛2023年年会首场新闻发布会现场。南方周末记者 韩谦/图)2023年3月28日上午,迎着突然降临的一场暴雨,上百名媒体记者抵达博鳌亚洲论坛2023年年会新闻中心的一间发布厅内。10点,博鳌 ...[详细]
-
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7月31日晚,福鼎市桐山溪西小吃美食街上,一场由福鼎市人民武装部指导,福鼎市退役军人事务局等7家单位联合举办的“启航新征程,共谱军民情”双拥晚会在夜色中 ...[详细]
-
东南网8月2日讯海峡导报记者 陈捷 通讯员 海法宣/文陶小莫/漫画)4岁男童小宝化名)在儿童乐园玩滑梯时,不幸摔伤致右腿骨折。这种情况,儿童乐园该不该担责?近日,海沧区人民法院受理了这样一起索赔官司, ...[详细]
-
告别水患困扰,象地村建设北山栈道景点。眼下正值柿子成熟季,在福安市康厝畲族乡梧溪村,村民趁着晴好天气采摘柿子、制作柿饼;柿子园内,前来拍照打卡的游客络绎不绝。“我们村位于穆阳溪边上,以前一 ...[详细]
-
《分·身》演出剧照,家政工高冬梅和谭启荣拥抱在一起。丁沁/图)采访家政女工演出的身体剧场《分·身》,我有好几次被触动的时刻,想要抱抱这些家政阿姨们。详见相关报道《雇主屋檐下,家政阿姨撕裂的“分身”生活 ...[详细]
-
日前,位于福鼎市白琳镇藤屿村的福建天华驾驶员考训场一片忙碌。在工作人员指引下,近300名考生有序进入考场考试。作为宁德现有规模最大的驾考场地,天华驾考场自去年5月20日投入使用以来,彻底结束了福鼎小型 ...[详细]
-
签约仪式现场。主办方 供图海峡网6月13日讯 东南网记者 陈翊群) 6月12日,全球领先动力电池系统提供商宁德时代与专业移动出行平台哈啰出行及普惠金融服务平台蚂蚁金服在上海举行战略合作发布会,宣布三方 ...[详细]
-
东南网11月20日讯福建日报记者 单志强 通讯员 陈雅芳)初冬时节,位于福安市湾坞半岛的青拓实业股份1780mm热连轧及配套扩建项目生产一线,热浪滚滚,火红的厚钢坯沿着辊道进入轧机,在水汽蒸腾的瞬间, ...[详细]
-
2023年8月16日,希腊皮拉鲁斯,曼城1-1点球5-4)塞维利亚,曼城球员格瓦迪奥尔庆祝球队赢得欧洲超级杯 视觉中国/图)亿元先生频出多支欧洲豪强急需更新换代,成为2023年这个夏季转会窗最大的焦点 ...[详细]
-
中秋时节,福安市农联农业发展有限公司负责人游杰望着已经入仓的稻谷,脸上满是欣喜:“这些粮食由撂荒地复垦而来,今年早稻收了近8吨,预计中稻也能大丰收。”这片近百亩的撂荒地位于福安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