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青钻研“创意”美食 在渝探索打造“台湾黑轮”专门店
中新网重庆8月17日电 题:台青钻研“创意”美食 在渝探索打造“台湾黑轮”专门店 作者 钟旖 唐朋林 “光一个鸡蛋,创意就可以煎、台青炸、钻研造台蒸、美食门店煮,渝探被开发出无限种可能。索打这是湾黑烹饪最好玩的地方。”谈及七八年前从电子业跨界成为餐饮人,轮专来自台湾新北市的创意青年丞佑近日在重庆接受中新网记者采访时说,将不同食材“加减乘除”调制出万千滋味,台青其乐无穷。钻研造台 2017年,美食门店受好友邀请,渝探丞佑满怀好奇抵达重庆,索打开启他的湾黑“玩转”美食之旅。三明治、意面、咖喱,每一个看似单一的品类,都在传统制作的基础上延伸出新花样,再经试吃品鉴推向市场。 流连一方灶台,丞佑更像一个天马行空的“实验家”。三明治里夹麻辣牛肉、用红酒给咖喱调味、豆腐乳不仅可以搭配意面还设置不同辣度……他透露,潜心研发多年,“花式”产品虽已远超菜单上的呈现,但消费者接受度不高的必然会被淘汰,比如自己曾尝试制作的冰淇淋意面、热汤意面。 创意不断迸发,丞佑对美食的品质却有着“保守”的坚持。他认为,作为餐饮人最骄傲的事,是食客从第一口享受至最后一口。保证食材的新鲜、产品的稳定,才是实现长久经营的法宝。 此外,研发美食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先有想象再有实践,在探索的路上慢慢扎根,才能收获好的反响,尤其“不能打着‘台湾美食’的旗号乱做,给食客错误的宣导”。 2022年9月,积累多个产品线研发经验后,丞佑开始探索新的“试验场”——在重庆一繁华商圈内开一家“台湾黑轮”专门店。 在业界眼里,用近百平方米的面积主营单项品类,这一决定大胆又冒险。令人惊喜的是,经过近一年运行,以“鲜味”为特色的黑轮在麻辣江湖突出重围,收获一批粉丝。 “黑轮”一词是台湾本地语。它发源自日本传统料理“关东煮”,现为宝岛日常美食,系“鲜味汤底煮制的料理”的统称。2021年,丞佑发现,大陆民众基本上在日料店、便利店才能享用黑轮,在重庆已有的餐饮细分领域更是空白,便萌生了开店想法。为此,他和好友奔赴海内外多地,从黑轮汤底开始考察、选品、调整。 丞佑介绍,黑轮主打的“鲜”不仅体现在食材、味型上,最关键的是烹煮时间。不论是福袋、竹轮还是响铃卷,烹饪步骤都是从客人下单那刻开始,而不是过量库存的长时间熬煮。 “餐饮文化不仅要有碰撞,也要有融合。”丞佑以重庆饮食喜辣重麻举例,黑轮的清淡爽口与之形成强烈反差,才得以区分各色滋味。为给客人更多选择,本土化改良也是必由之路,“比如蘸酱,台湾流行单一口味,店里则推出台式蒜蓉、韩式辣酱、甜辣酱、海鲜酱4种风味”。 “餐饮文化的本质是沟通、服务,得到客人最真实的反馈。”丞佑说,为增强与食客的互动,他特地保留了部分菜品的台湾叫法。给更(闽南音)、米血、苦瓜封肉、黑轮茶……每当客人翻看菜单寻求解答,人与人的距离逐渐拉近,对食物的赞美与建议也成为他研发的新动力。 “登陆”六年有余,丞佑坦陈,自己虽逐渐适应重庆的爬坡上坎、感受移动支付带来的便捷,也通过美食结交了不少朋友,体悟大陆民众饮食的日趋多元,但还未预设扎根何处。 他更期待,自己秉持不断突破、创新的生活态度,坚持做不一样的尝试。以台湾黑轮为开端,下一个方向是寻找更多台湾美食拥抱大陆市场,亦“架桥”联结彼此。(完)
- 最近发表
- 随机阅读
-
- 国务院关税税则委员会关于中止《海峡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部分产品(第二批)关税减让的公告
- “五一”来了 日照市民出行要注意这些路段
- 省水利移民管理局到日照调研督导重点项目
- 日照今年预计春播面积122.92 万亩
- 台青深耕大陆餐饮的“秘诀”
- 6月1日起日照最低工资标准上调至1730元
- 东港区将新建、改扩建40 所幼儿园
- 日照动漫企业首次亮相中国国际动漫节
- “我们台胞在大陆看病住院更方便了!”
- 日照饮茶日暨无我茶会仪式开幕
- 中国(日照)新闻摄影周网络总浏览量达3100万人次
- “日照和济宁,我们还有鲁南高铁”
- 连云港召开2025年全市对台工作会议
- 兴海公园即将建成开园!两个铁路桥也有了新进展!
- 日照海洋公园投入100万元设海洋科普教育基金
- 海鲜大锅现日照 一次可煮2.5吨
- 留下来的台湾大厨:一方铁板烹饪美味
- 日照被国务院评为2017年度环境质量改善最明显城市
- 考察团成员日照港集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蔡中堂接受本报采访
- 考察团成员日照港集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蔡中堂接受本报采访
- 搜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