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害不亚于毒蘑菇,夏季吃海鲜小心贝类中毒

海虹又称贻贝、于毒青口、蘑菇淡菜,夏季鲜小心贝味道鲜美。吃海2024年5月20日,类中“食安秦皇岛”发布紧急提醒称,危害近期不要捕捞、购买、食用海虹等贝类。视觉中国/图
2024年5月底,在上海某海鲜排档吃完饭,林霖没喝酒,却有点“上头”,面红眩晕,约一小时后才有所缓解,就医后初步诊断为贝类中毒。
不止是林霖,贝类中毒事件近期在多地频发。
2024年5月28日,美国俄勒冈州卫生局(OHA)报告称,当地暴发麻痹性贝毒中毒事件,已导致至少20人患病。患者在海岸自行捕捞海虹(又称贻贝、青口、淡菜)并食用,部分已住院。4月28日,香港卫生署卫生防护中心报告一起麻痹性贝毒中毒个案,两名患者在家中食用海螺、扇贝、海蚌后,出现四肢和舌头麻痹、呕吐、晕眩等症状。
比起走红网络的“红伞伞白杆杆”“看小人跳舞”毒蘑菇,贝类中毒并未引起足够重视。实际上,贝毒的危害并不在毒蘑菇之下。
上海市食品安全研究会理事、上海杉达学院国际医学技术学院教授刘少伟向南方周末记者介绍,全球每年约有两千起麻痹性贝毒引发的中毒事件,死亡率达到15%。
贝类毒素造成的危害大,几乎每年都被权威机构提醒谨慎食用。
贝类中毒具有明显的地域性和季节性,根据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发布的预防食源性疾病提示,渤海区域5月、东海6月高发贝毒,近年发现的高危贝类主要是海虹、蛤蜊等双壳贝类(指有两片套膜及两片贝壳)。
青岛市海洋生态研究会创始人、理事长王松林告诉南方周末记者:“4-8月既是有害藻华高发季,也是多数双壳贝类陆续排空生殖腺的繁殖高峰期,特别是7-8月双壳贝类普遍消瘦。从安全和风味角度,夏季建议慎重食用双壳贝类。”
秦皇岛检出海虹贝毒超标
刚出现中毒症状时,林霖没有意识到原因,餐桌上都是熟悉的菜品,而自己并无过敏先例。他和朋友在网络
相关文章
- 客家恳亲公园旁的立体停车场,由于长期停工,如今施工现场杂草丛生、垃圾杂物成堆。入夏时节,龙岩城区莲花山木栈道成为市民散步健身、纳凉避暑的好去处。这本是件惬意的事,可随着木栈道人气越来越旺,不少市民却因2025-05-07
- 本报五莲讯通讯员 厉健)今年以来,五莲县财政部门进一步加大农业扶持力度,支持和服务农业生产,助力夏粮丰产丰收。 全面落实粮食直补和农资综合直补。按照每亩125元的标准,发放直补资金3809.062025-05-07
- 近日,我市联合执法部门对市区几处露天烧烤、摊点群进行了整治。 7月10日上午,由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局等10个部门组成的联合执法队来到威海路山东体育学院东门,对附近的露天烧烤摊进行了整治。 执法人2025-05-07
- 日照讯记者 徐凯)9月16日,省关工委常务副主任赵玉兰,副主任王天瑞带队来我市调研督导中小学厨房建设工作。市关工委主任孙运河以及市教育局相关负责同志陪同。赵玉兰一行先后到山海天安哲小学、山海天两城中学2025-05-07
10月份商品房成交同比、环比实现“双增长”,2007年以来首次“银十”超过“金九”
11月1日,记者从住房城乡建设部获悉,10月份商品房成交同比、环比实现“双增长”。住房城乡建设部“全国房地产市场监测系统”网签数据显示:一是商品房销售面积同比的连续下降出现了拐点。从同比数据能分析市场2025-05-07- 本报讯(记者 张磊) 7月10日,日照电网统调用电负荷达1991兆瓦,创历史最高记录,在持续高温天气下,日照电网将维持高位运行,这是日前记者从日照供电公司获悉的。 据了解,面对严峻的供电形势,日2025-05-07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