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证实家蚕起源于黄河中下游地区
家蚕是研究于黄重要的经济昆虫,在我国有5000多年的证实驯养历史,但其驯化起源地却长期悬而未定。家蚕来自西南大学的起源研究团队日前完成家蚕大规模种质资源基因组解析,绘就了首张家蚕超级泛基因组图谱,河中并证实家蚕起源于黄河中下游地区。下游相关研究成果已由国际学术期刊《自然·通讯》在线发表。地区
家蚕生命周期各阶段,研究于黄呈现出丰富的证实表型多样性。 (受访者供图)
“野桑蚕是家蚕家蚕的祖先,在长期的起源驯化和饲育过程中,逐渐形成了具有不同地理特性的河中地方品种。”西南大学家蚕基因组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代方银介绍,下游目前家蚕起源于中国野桑蚕的地区观点在学界已达成共识,但具体起源于我国什么地方依然存在争议,研究于黄特别是缺乏有力的生物学证据。
为此,代方银教授带领科研团队历时4年,对1078份蚕种质资源进行了深度测序。这些蚕种质资源覆盖了世界“丝绸之路”各主要蚕区,包括47个野桑蚕、205个家蚕地方种、194个实用种和632个突变体,涵盖全世界家蚕代表性种质资源的90%以上。通过对其中的代表性资源进行单分子实时DNA测序,研究团队获得了广泛的家蚕遗传变异信息,绘制完成了首张家蚕超级泛基因组图谱。
家蚕超级泛基因组图谱。 (受访者供图)
“泛基因组图谱好比是家蚕的‘数字字典’,方便研究者像查字典一样探寻家蚕的表型和基因组密码。”代方银说,对泛基因组图谱的研究显示,黄河中下游地区的地方种分布在进化树上家蚕分支的基部,为家蚕最早起源于黄河中下游地区提供了直接的生物学证据。此前在山西夏县出土的蚕茧等考古证据,也与这一结论相互佐证。
“除了证实家蚕起源地,这项研究还在突破家蚕育种瓶颈、推动种质资源创新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中国工程院院士向仲怀认为,家蚕超级泛基因组图谱有助于极大提升育种优良基因的挖掘效率,在此基础上结合基因组选择、基因编辑、合成生物学等分子育种手段可实现设计育种,推动家蚕育种优良基因挖掘进入快车道。
(责任编辑:生活)
-
世界气象组织3月1日发布消息说,已持续3年的拉尼娜气候事件即将结束,厄尔尼诺事件可能在今后几个月卷土重来,可能导致今年夏天更热。世界气象组织说,上半年厄尔尼诺形成概率较低:4月到6月为15%,5月到7 ...[详细]
-
全国旅标委主任孙若风谈“文旅热”:“有时太快、太喧嚣不一定是好事”
孙若风受访者供图)在哈尔滨成为2024年开年的顶流城市后,各地文旅部门在互联网上竞相卖力吆喝,都想分得一杯羹。喧嚣之外,人们难免会问,网络流量究竟能转化多少实际的客流量?每个地方都有资源和条件承接流量 ...[详细]
-
1月16日,网络上出现一份举报信,信上多名学生联名实名举报,导师黄某某存在篡改数据、编造实验结果等学术不端行为,引发关注。同日,南都记者从华中农业大学动物科学技术学院、动物医学院了解到,针对上述举报信 ...[详细]
-
1月19日23时00分,方城县119指挥中心接报警,独树镇砚山铺村英才学校一宿舍发生火灾。方城县消防救援大队组织救援力量迅速到达现场,23时38分现场明火被扑灭。事故造成13人遇难,1人受伤,伤者正在 ...[详细]
-
假冒央企子公司参与竞标时是否有可能被招标人或真的央企发现?多家中介机构称,被查只是“概率性”问题。农健/图)2023年7月19日,南方周末发表《千家假央国企的秘密:百万买身份,假央企变身集团公司》引起 ...[详细]
-
记者从唐山市获悉,1月12日,媒体报道“迁西县一退休干部举报县委书记后被逮捕”事件,河北省委高度重视,立即部署对事件开展调查核查。省纪委监委、省委组织部、省委政法委、省法院、省检察院、省公安厅等部门直 ...[详细]
-
“请问需要一次性用品吗?”尽管不少客人在酒店前台办理入住时回答“不需要”,到房间后往往还是打电话索要。视觉中国/图住酒店要带什么洗漱品?按照MBTI人格类型,J人判断型性格)会将物件码放整齐,检查多遍 ...[详细]
-
2023年10月24日,广州市中级人民法院公开宣判奚正兵、周仲贺对外国公职人员行贿、奚正兵受贿一案。图片来源:央视网)行贿对象是外国公职人员,行贿行为也发生在国外,是不是犯罪?2023年10月24日, ...[详细]
-
2023年4月29日,“五一”假期第一天,牧羊村烧烤临时休业,门口依然人头攒动。 南方周末记者 李在磊/图)2023年5月7日,“五一”假期后的第一个休息日,淄博市一条下沉式美食街依旧人头攒动。下午4 ...[详细]
-
记者从唐山市获悉,1月12日,媒体报道“迁西县一退休干部举报县委书记后被逮捕”事件,河北省委高度重视,立即部署对事件开展调查核查。省纪委监委、省委组织部、省委政法委、省法院、省检察院、省公安厅等部门直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