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天归来的北京答卷

2023年6月,蓝天北京故宫角楼上空现蓝天白云。北京 (视觉中国/图)
2023年1月,答卷北京没有发生重污染。蓝天而10年前的北京2013年1月,重污染几乎每天都侵袭京城。答卷在污染最重的蓝天一天,中国工程院院士、北京清华大学环境学院教授郝吉明驱车从清华大学一路向北,答卷穿过海淀区、蓝天昌平区,北京翻过八达岭,答卷到达延庆区后,蓝天空气立马肉眼可见地好转。北京
三面环山、答卷干旱少雨的北京,堪称全球扩散条件最不利的首都城市之一。古人建都于此,青睐易守难攻的地形,而现代社会,山峰成为阻拦污染物扩散的屏障。
自2013年《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大气十条”)实施以来,十年间,中国成为世界上空气质量改善最快的国家、第一个全面治理PM2.5污染的发展中国家。2022年《中国生态环境状况公报》显示,339个地级及以上城市PM2.5浓度为29微克/立方米,优良天数比例为86.5%。
北京的空气故事正是中国治霾历程的缩影。作为两千万人生活生产的超大城市,北京一度成为全球污染最严重的城市之一,与历史上的伦敦烟雾、洛杉矶光化学烟雾被一起提及。
而今,北京“为全球其他城市,尤其是发展中国家城市提供了值得借鉴的经验”,联合国环境署这样提到。
监测、科学评估、攻克污染源,如同人类全身体检进而看医生、对症下药一样,北京进行了一轮轮剖析。虽然北京的PM2.5浓度在十年间下降了七成,2023年开年以来,空气质量出现反弹。北京市生态环境局在官方网站表示,2023年面临着气象条件相对不利和污染物排放量显著增加的双重压力。“北京市大气污染治理的长期性、复杂性、艰巨性仍未改变,仍需久久为功。”
监测数据公开:让老百姓更有直观感受
打开手机App,实时查看身边最近站点的空气质量,人们早已习以为常。
透明的数据背后,是监测体系的建设和信息公开的推动。
2013年1月1日起,全国74个城市开始公开PM2.5等污染物数据,从过去的“每日一报”改为“每小时一报”。“客观地说,原先的日均值数据确实存在调整的空间,所以人们怀疑空气质量数据的真实性,但改为小时实时数据后,极大提升了数据质量。”公众环境研究中心主任马军说。
彼时,北京已有35个覆盖城区和各郊区县的空气监测站点,是国内监测能力最强的城市之一,这得益于北京自1999年起就开始监测PM2.5等污染物。2013年1月,北京PM2.5月均浓度高达180微克/立方米,马军感觉“震撼”:“数值实在太高。意味着刨除一些大风天气,北京每天都是重污染天气。”
北京市民邹毅也对
相关文章
- 含有“司美格鲁肽”成分的“AB轻盈素”,A瓶是液体,B瓶是冻干粉,两瓶为一组产品。南方周末记者黄思卓/图)一家看似寻常的化妆品面膜厂内,研发人员自建实验室研究减肥配方,白纸胶带包裹的“司美格鲁肽”原料2025-05-07
- 在“报行合一”新规详见《大账高企小账不绝,银保业务何以常年畸形?》)被严格落地执行之后,与银行业2024年前两个月罚单数量大幅下降详见《银行业罚单“两高”:个人和中小银行》)的情况相比,保险业开年前两2025-05-07
- 国家空间天气监测预警中心11日09时发布地磁暴红色预警:北京时间2024年05月10日23时起发生地磁暴,最大级别达到超大地磁暴Kp=9)水平,预计未来24小时,磁暴过程仍将持续,后续仍可能发生大地磁2025-05-07
- 本期主持:南方周末记者 王航点评嘉宾:北京大学地球与空间科学学院教授 焦维新前海军军官王群怀中国社会科学院西亚非洲研究所研究员 余国庆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西亚非洲研究中心研究员 李伟建热点嫦娥六号发射,2025-05-07
- 继珠海横琴、深圳前海、广州南沙之后,又一国家级粤港澳平台拉开发展序幕。国务院日前印发《河套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深圳园区发展规划》以下简称《发展规划》),河套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以下简称河套合作区)再度成为2025-05-07
23个指标下的寿险公司画像比拼:哪家综合实力居末席?哪家赔付更快?|透视金融业年报⓽
“报行合一”详见“大账高企小账不绝,银保业务何以常年畸形?”)强监管措施正全渠道铺开、多个投资标的市场的波动一直在延续、最具核心竞争力的代理人队伍尚处于脱胎换骨中……正经受强监管和市场波动两重压力的中2025-05-07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