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首例涉“人脸识别”民事公益诉讼案背后:如何保护个人敏感信息
刷脸支付、人脸识别刷脸打卡、全国刷脸门禁,首例涉民事公讼案随着人脸识别应用的益诉广泛普及,人脸信息已经成为数字时代身份鉴定、背后访问认证、何保护核验查证的人敏重要载体。不过,感信这也给了不法分子可乘之机。人脸识别
伪造人脸识别认证非法牟利 四人获刑
近日,全国广州互联网法院公布了一起买卖公民个人信息案件,首例涉民事公讼案涉案人员利用人工智能将人脸照片生成视频,益诉伪造人脸识别认证,背后从而非法牟利。何保护这里面涉及两项所谓的人敏“业务”,一项叫“查头”,一项叫“过脸”。
从2020年9月开始,郑某利用某即时通信软件组建群组,在该群组及微信群、QQ群中向不特定社会公众发布广告,称可提供所谓“查头”业务,即通过身份证号码查找个人高清身份证照片等个人信息。
广州互联网法院综合审判三庭庭长 段莉琼:所谓的“查头”就是根据买家的需要,只要买家能够提供姓名、身份证号码等个人信息,就可以获取到查找对象含有人脸信息的身份证的高清照片、手机号码、家庭住址等个人的敏感信息。
据郑某交代,他以每张照片15至20元左右的价格,通过社交平台向不特定上家求购某些身份证号码对应的个人照片。 任某、戴某、陈某通过郑某所组建的群组,以每张照片50至100元不等的价格先后向郑某购买公民个人信息,利用人工智能软件制作虚假人脸动态识别视频,可以完成点头、眨眼等动作,用于解封账号、验证一些App的实名认证,从中非法获利。
广州互联网法院综合审判三庭庭长 段莉琼:“过脸”业务就是将这样一些人脸信息,通过生成软件合成的方式来生成模拟真人动态的动态视频。比如现在人脸验证环节中所需要的向左看、向右看、张张嘴、抬抬头等这些动作,都可以通过人脸合成的视频的方式来生成。当进入App或者是账号验证的人脸验证环节的时候,只要当视频中的人脸的清晰度达到相应的要求,那么系统会判定为真人操作,从而通过了人脸验证环节,达到了破解账号的目的。
据嫌疑人交代,破解人脸识别系统后,不法分子可以进入他人微信等手机应用软件账号,获取相关聊天记录、支付记录、行动轨迹等个人隐私和信息并继续向下家出售。 经法院审理认定,涉案四人非法处理个人信息2000余条,违法所得10万余元,构成侵害公民个人信息罪,被判处有期徒刑一年二个月至一年不等,各并处罚金。
全国首例“人脸识别”民事公益诉讼案
本案中四名涉案人员因为实施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的行为,除了受到刑事处罚,检察机关还以四名被告的行为侵害了社会公共利益为由,依法向法院提起个人信息保护民事公益诉讼。据悉,这也是全国首例涉“人脸识别”民事公益诉讼案。
根据我国民法典、个人信息保护法等相关法律的规定,人脸信息是属于人的生物识别信息,人脸识别信息与其他的个人信息相比具有不可更改的性质,所以是作为个人敏感信息予以特别保护。法官表示,在未取得信息主体授权同意的情况下,通过所谓“查头”“过脸”的手段对不特定社会公众的人脸信息进行非法收集、买卖、使用,侵害了不特定公众的信息自决权。
受害人无法核实,四被告被判公益损害赔偿
法院经审理认为,四被告非法获取公民个人信息,伪造人脸识别视频、破解人脸验证系统,违反了实名制网络安全管理制度。在实施侵权行为过程中,涉案四人利用某软件阅后即焚功能删除大量信息和交易记录,目前受害人数量、身份、信息去向、用途均无法核实。虽本案中的受害人无法特定化,但已泄露的个人信息仍在网络黑灰产市场流通,不特定公众的人格性权益、财产性权益、安全性权益都存在被侵犯的风险。
在该案民事公益诉讼的判决中,四名被告除了被判处注销用于侵权的互联网账号、解散或退出用于传授犯罪方法的通讯群组,支付公益损害赔偿金共计10万余元,公开赔礼道歉外,还被判令通过与个人信息保护相关的警示教育、公益宣传、志愿服务等方式进行行为补偿,并视行为的修复效果对公益损害赔偿金进行折抵。
广州互联网法院综合审判三庭庭长 段莉琼:我们在本案中也考虑到,社会公众对于该类型违法犯罪行为的认知是相对匮乏的,本案中很多潜在的受害人还没有完全意识到自身的权利受到了侵害,因此我们也希望通过预防式和恢复式的司法救济的方式,用于恢复社会的公共利益,降低违法行为的不良影响。
网络安全专家演示人脸照片生成视频过程
犯罪嫌疑人究竟是如何通过人脸照片生成动态视频,从而骗过人脸识别系统的?
网络安全技术人员告诉记者,以目前的人工智能技术,即便只有一张人脸正面照片,人工智能也可以通过深度学习补齐其他角度的图像,获得立体的人脸图像,再将图像映射到视频中。
网络安全工程师 胡刚:这个是我们的一个智能换脸演示系统,左边是我们预制好的一个视频,右边是一些随机选取的第三方人物的一个形象,它是一个静态的正面照片。我们通过这种AI补齐的技术,将原本只有正脸的照片补齐到了视频当中,原本静态的人物被立体化了。
分享照片要谨慎,保护好个人敏感信息
人脸识别、人工智能,我们在享受这些新技术给我们生活带来便利的同时,也要防范其可能存在的安全风险。
比如,我们在分享照片时,尤其是在社交媒体分享含有清晰人脸的照片和视频的时候,一定要谨慎,因为这些照片可能会被生成之后用于人脸识别验证,或者其他一些非法的目的。
此外,网络安全专家还提醒,我们一定要保护好两类敏感信息:一类是我们的人脸、虹膜、声纹、指纹等生物特征信息,还有一类是身份证号、银行卡号、体检报告等重要个人信息。
(责任编辑:休闲)
-
受干旱气候影响,江豚集中在狭窄的深水航道,大型船舶络绎不绝。 南方周末记者 林方舟/图)“发现江豚!一头,距船200米,离岸300米,角度30度!”右船头紧握望远镜观察湖面的观察员突然大声吼道,试图盖 ...[详细]
-
日照新闻网讯9月28日,2017山东企业100强发布会在济南召开,会上发布了2017山东企业100强、2017山东制造业企业50强和2017山东服务业企业30强榜单。山东晨曦集团有限公司、日照钢铁控股 ...[详细]
-
10月19日,日照经济技术开发区与日本日锻汽门株式会社举行日照日锻汽门公司项目签约仪式。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刘兆亮出席签约仪式。日照日锻汽门公司由日本日锻汽门株式会社和世界500强美国伊顿公司共同出资 ...[详细]
-
来自市气象局的消息,预计国庆、仲秋假日期间影响我市冷空气频繁,云系较多,9月30日夜间到10月1日白天全市有中雨,局部大雨,10月5~6日和8日部分地区有阵雨。另外10月1~3日受冷空气影响,风力较大 ...[详细]
-
“九不得”!市场监管总局发布涉疫物资价格和竞争秩序提醒告诫书
针对部分药品等涉疫物资价格波动和市场竞争问题,市场监管总局今天发布《关于涉疫物资价格和竞争秩序提醒告诫书》,从规范价格行为、维护公平竞争等方面,对涉疫物资生产经营者划出“九不得”红线。提醒告诫书中明确 ...[详细]
-
9月25日,记者从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获悉,自9月19日至10月31日,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市公安局、市工商行政管理局将在全市范围内,联合组织开展外国人劳动用工管理和规范人力资源市场秩序专项检查 ...[详细]
-
“别急,听说运动员们已经跑了一半了!”24日7点,在曲阜师范大学日照校区内迷你马拉松的终点,观赛市民和志愿者们都翘首以待。仅仅过了十几分钟,等待的人们就看到了赛道上的运动员,“快看,医疗保障车过来了, ...[详细]
-
日照新闻网讯记者 秦钊)9月20日,省纪委副书记刘凤岐到日照,就扶贫领域整治和查处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工作进行督导调研。市委副书记邹斌芳陪同活动。刘凤岐一行先后来到东港区南湖镇、陈疃镇贫困村民家 ...[详细]
-
国家统计局今天公布数据显示,今年以来,国民经济顶住压力持续恢复,三季度经济恢复向好,明显好于二季度,生产需求持续改善,就业物价总体稳定,民生保障有力有效,总体运行在合理区间。初步核算,前三季度国内生产 ...[详细]
-
前人栽树,后人乘凉。现如今,植树造林,已成为我国每个公民的法定义务。在日照创建国家森林城市的进程中,如何植好这棵“树”,并使其发挥出综合的生态环保效益?对此,日照有着精彩的作答。——牵手科技创新。日照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