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科学家开发首例温和条件下超快氢负离子导体

氢负离子导体在氢负离子电池、国科燃料电池、学家下超电化学转化池等领域具有广阔应用前景,开发快氢未来有望引领一系列能源技术革新。首例我国科学家日前通过机械化学方法,温和在氢化镧晶格中引入大量的条件缺陷和晶界,开发了首例温和条件下超快氢负离子导体。负离
记者从中国科学院获悉,导体该研究由中科院大连化物所陈萍研究员、国科曹湖军副研究员团队完成,学家下超相关成果5日在国际学术期刊《自然》发表。开发快氢
氢负离子是首例一种具有很大开发潜力的氢载体和能量载体,氢负离子导体是温和在一定条件下具有优异氢负离子传导能力的材料。此领域研究面临材料体系少、条件操作温度高等问题,负离是洁净能源领域的前沿课题。
“优质氢负离子导体需要两种特性‘兼得’,即具备优异氢负离子传导能力的同时具备极低的电子电导。”陈萍介绍,早在20世纪,氢化镧就被发现具有快速的氢迁移能力,但电子电导很高。近年来,科研人员往氢化镧晶格中引入氧以抑制其电子传导,但氧的引入也同时显著阻碍了氢负离子的传导。
陈萍、曹湖军团队创新地采用机械球磨法,通过撞击和剪切力,造成氢化镧晶格的畸变,形成了大量纳米微晶和晶格缺陷。这些畸变可以显著抑制电子传导,使电子电导率相比结晶态良好的氢化镧下降5个数量级以上,同时对氢负离子传导的干扰并不显著,从而获得了优异的氢负离子传导特性。
更为重要的是,此项研究实现了氢负离子在温和条件下(零下40摄氏度至80摄氏度)的超快传导。此前的研究中,氢负离子导体只能在300摄氏度左右实现超快传导。此外,团队还首次实现了室温全固态氢负离子电池的放电。
“许多已知的氢化物材料都是离子—电子混合导体,团队建立的这种材料工程策略具有一定的普适性,有望助力氢负离子导体研究取得更多突破。”陈萍说。
相关文章
- 2022年8月11日,陈某志等涉嫌恶势力组织违法犯罪案件由河北省廊坊市公安局广阳分局侦查终结,移送廊坊市广阳区人民检察院审查起诉。近日,廊坊市广阳区人民检察院依法向廊坊市广阳区人民法院提起公诉。检察机2025-05-08
- 2021年9月9日,江西 南昌市中级人民法院第二法庭 ,劳荣枝案公开宣判现场。2021年9月9日上午9时,南昌中院对劳荣枝案进行一审公开宣判。以劳荣枝犯故意杀人罪、抢劫罪、绑架罪,数罪并罚,决定执行死2025-05-08
- 李尚龙在直播卖书。 受访者供图/图)2022年7月3日傍晚,第一次坐在抖音直播镜头前卖书,李尚龙无比紧张。事后回忆,当时他完全不敢看镜头,只觉得时间过得很慢,说完一句话,第二句不知从何接起,但语速还是2025-05-08
- “五一”假期,新疆各重点项目建设现场一派繁忙景象,建设者们坚守岗位、推进工程建设,以奋斗之姿为发展蓄势赋能。5月3日,工人在罗若铁路米兰至罗中段米兰河特大桥吊装T梁。目前,由中铁一局承建的该项目已完成2025-05-08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