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日照:老渔民踩高跷捕虾 感慨手艺将失传
渔民们正在踩着高跷捕虾。央广网记者韩靖 摄
在山东日照的海边,几位渔民踩着高跷,老渔推着虾网,民踩缓慢地在海里忙碌着。高跷感慨“高跷捕虾”这个技艺在当地有着几百年的捕虾历史,渔民们为了能到更深的将失区域捕虾,他们将约1米高的山东手艺高跷绑在腿上,而虾网大约有4米长,日照撑开后宽度约5米,老渔成簸箕形状,民踩身后的高跷感慨虾篓要绑上葫芦以增加浮力不让其沉入水中。
渔民们在较深的水域捕虾。(央广网记者 韩靖摄)
带着这样的劳动工具,渔民们在水中既要保持平衡,山东手艺又要克服水对虾网的阻力,难度可想而知。就是这样一个在常人看来不可思议甚至还有些危险的捕虾技艺,对于这里的老渔民来说是再平常不过的一件事情。
宁丰学正在收网上岸。(央广网记者韩靖 摄)
今年68岁的宁丰学住在离海不到1公里的地方,他每天凌晨4点多下海,每次下海捕虾2到3个小时,一天下来多的时候能收获20斤小虾。
宁丰学向记者展示刚打捞的小虾。(央广网记者 韩靖摄)
刚打捞上来的小虾晶莹剔透,渔民们会将其晒干做成虾皮,成为餐桌上的一道下饭小菜。然而在这美味背后,却凝结了渔民们的生活智慧和辛勤付出。宁丰学坦言,由于这种劳动方式很辛苦,现在的年轻人不愿再学习这门技艺,他们面临着手艺将失传的窘境。
宁丰学正在收网上岸。(央广网记者韩靖 摄)
如今,机械化程度高了,“高跷捕虾”不再是渔民们必需的劳动方式,但是宁丰学和他的伙伴们还是经常会出现在海边。高跷、虾网、虾篓,这是他们靠海而生,代代相传的生活之道,更寄托着他们对海的热爱。
来源:央广网
(责任编辑:时政)
推荐文章
-
海峡网讯 (海西晨报 记者 陈小斌) 五旬女子走失,一路从南普陀步行到厦门站,幸好被在此巡逻的民警发现,并帮其成功找到家人。“五旬女子在厦门走失,穿紫色上衣、黑色裤子,背紫色背包&hell ...[详细]
-
海峡网讯文/厦门日报记者佘峥、通讯员洪莉圆、徐丽麟;图/厦门理工学院提供)厦门理工学院去年毕业的两名毕业生,近日同时被全球排名第一的艺术设计学府——英国皇家艺术设计学院录取。这 ...[详细]
-
大量岗位吸引了不少应聘者。海峡网讯(厦门日报记者赵张昀)春节长假后的首个周末,厦门人才市场迎来求职小高峰。16日,记者走访一场较大规模招聘会时发现,一些新职业悄然上线,这些人才市场的“生面 ...[详细]
-
海峡网讯 厦门网通讯员 郑则仁)据同安区旅游局消息,2019年春节假期,同安旅游出现结构性的改变,赏花游新兴产品火爆,温泉游、乡村游、主题乐园游也表现不俗。黄金周期间,我区共接待游客133.24万人次 ...[详细]
-
2017厦门中秋博饼文化节总决赛在吉家·家世界举行。图为总决赛博饼现场。 (资料图/厦门日报记者 姚凡 摄)海峡网讯(厦门日报记者 程午鹏 赵张昀 黄雪燕 见习记者 朱道衡)传承闽南经典 ...[详细]
-
不停不歇 迎接“双地铁”时代厦门地铁1号线春运安全运营,2、3、4、6号线90个工点不停工海峡网讯厦门晚报记者 张诗 王颖达)今年年底,地铁2号线力争开通试运营,厦门将迎来&l ...[详细]
-
海峡网讯(厦门日报记者 刘蓉 通讯员 陈赟)首批2000多支九价宫颈癌疫苗刚到厦门,就已被一抢而空。日前,记者从厦门市疾控中心获悉,该疫苗的预约号已经排到5月以后。什么时候会到新苗,至今还未有准确的消 ...[详细]
-
▲火炬高新区出台“火炬创新新四条”,让创新为高质量发展提供原动力。图为坐落于火炬高新区的厦门创新创业园。 (记者张奇辉航拍器摄)海峡网讯 (厦门日报 记者 林露虹 通讯员 管轩 ...[详细]
-
海峡网讯 (海西晨报记者 吴宇豪 通讯员 陈光敏) 今后,游客去鼓浪屿可以线上买票,扫码游玩了。近日,鼓浪屿游览区管理处与厦门旅游集散服务中心达成战略合作,将共同推动鼓浪屿景区的智慧旅游新发展。据介绍 ...[详细]
-
福建八部门联合发文一二年级不布置书面家庭作业严格控制通过教辅APP软件布置作业海峡网2月15日讯 海峡导报记者 林芹) 小学一、二年级不布置书面家庭作业,每学期考试次数不得超过1次…&h ...[详细]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