莞台合作再添实践成果 水乡蓝龙虾培育基地落成启航
中国台湾网4月25日讯 近日,莞台由广东省海峡两岸交流促进会农业委员会(简称“两岸农委会”)和东莞市台商投资企业协会(简称“东莞台协”)联合主办的合作航“莞台百千万工程项目——水乡蓝龙虾培育基地放苗落成仪式”在水乡洪梅镇举行。 活动当天,再添水乡经济区党工委书记、实践水乡洪梅镇党委书记赖健伟,成果成启东莞市台港澳办三级调研员周懿,蓝龙两岸农委会会长、虾培东莞台协会长陈宏钦,育基中建八局湾区公司董事长薛允钦,地落洪梅镇相关领导,莞台莞台高新产业园区、合作航新光国际集团、再添洪梅渔业养殖户等代表出席仪式,实践水乡共同见证“水乡蓝龙虾”项目从试验走向推广的成果成启重要时刻。 活动现场。蓝龙(中国台湾网发) 水乡蓝龙虾培育基地专注澳洲龙虾——“蓝龙”的养殖,由两岸农委会与东莞台协共同推动,引入台湾淡水养殖技术,结合水乡洪梅资源,构建“技术推广+产销联动”的产业化模式,推动水乡蓝龙虾(澳洲淡水龙虾)养殖规模化发展。 仪式当天,举行了“小蓝龙虾”放养环节,标志着基地正式启动运营。同时,现场起笼的首批成虾展示了良好的养殖成果。两岸农委会副会长林建成作为水乡蓝龙虾培育基地负责人,阐述项目自2024年10 月试点养殖以来,已投放2万尾小蓝龙进行实地养殖,项目团队坚持“科学试养、数据验证”原则,历经长达半年的谨慎试养阶段,构建了“月度数据监测体系”,近半年的观察与数据监测数据显示,成虾的生长状况、抗病力、换肉率等指标均达到量产标准,具备规模化推广条件。 此次落苗,标志着试验阶段的圆满收官,也意味着基地正式投入运营,未来将对农户开放推广培育。 一只蓝龙虾,联动一条产业链 澳洲淡水龙虾因其色泽鲜艳、适应性强、耐干运、抗病力高等特性,被誉为“淡水龙虾中的精品”,适合在内陆水乡环境中养殖,是当前较具市场潜力的特色水产品种。在水乡洪梅,这一品种通过试养取得成功后,将逐步推广至大规模饲养。 基地养殖的“水乡蓝龙虾”。(中国台湾网发) 未来三年,“水乡蓝龙虾”项目计划建设1000亩蓝龙虾养殖基地,依托洪梅镇规模化养殖基础,推动“水乡蓝龙虾”品牌向第二产业(加工)、第三产业(文旅、餐饮)延伸,形成集“生产—加工—体验—消费”于一体的特色产业链。打造“水乡蓝龙虾小镇”全产业链体系。“水乡蓝龙虾小镇”还将结合水乡河西数字产业区发展定位,探索“特色农业+科技制造”两栖共融的新路径,推动农文旅融合发展,助力洪梅在“百千万工程”中形成示范效应。 两岸农委会搭桥促融合 两岸农委会近年来多次切入“百千万工程”,在东莞促成多项两岸农业合作项目,包括沙腰两岸农民合作社的建立、台湾特色水果试验引进、檀香岛研究实践所的落地等,为推动两岸农业技术交流、助力乡村振兴提供了平台。 两岸农委会会长、东莞台协会长陈宏钦表示,“水乡蓝龙虾”项目不仅是一次农业上的尝试,更是莞台融合发展理念的延伸。他希望通过这种“小切口”的项目实践,深入感受“百千万工程”,让更多台商看到扎根东莞、扎根大陆的可能性和前景。 未来,项目计划依托水乡区位优势,进一步引入台湾特色农产品、水果、茶饮品牌及非遗文化资源,全力打造集农业示范、文旅体验于一体的“两岸融合——水岸青创智慧小镇”,为两岸交流合作注入新活力。(中国台湾网、广东省委台办联合报道)
- 最近发表
- 随机阅读
-
- 聚焦高质量发展丨新业态 新场景 新潮化——天津构建“大消费”格局激发消费新动能
- 《中国质量奖管理办法》11月1日起实施
- 日照市2路13路17路公交线路临时调整部分运行路线
- 妨碍环境综合整治五莲俩违法嫌疑人被拘留
- 文旅新探|乘坐高原复兴号,寻访藏家桃花香
- 日照森林公园向5A级景区发力 改造工程即将启动
- 前三季度日照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197.1亿
- 日照高速将新增26处电子警察抓拍监控(附路段)
- 郑州高新区台办联合国安办开展涉台教育活动
- 【突破园区 聚力招引】莒县立足本土特色锻造招引金招牌
- 太阳城市场周边整治 市民尽享创城成果
- 市运会后话体育:“梦想起航”让第五届市运会更添精彩
- 2025中国网络媒体论坛,来了!让文化精品乘5G飞向世界,正能量大流量为时代画像,共绘网络媒体融合新生态
- 山东十大最难地市方言出炉 日照话难度系数排第4
- 日照市热力公司对部分小区完成注水试压工作
- 日照不间断提升固体废物处置能力
- 专家呼吁:深化闽台乡建乡创合作,推进中华民族共同家园建设
- 校车严重超载、超速11月1日起入刑
- 2015年日照口岸原油进口总量已突破2700万吨
- 山东十大最难地市方言出炉 日照话难度系数排第4
- 搜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