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国际 >>正文
二十八年陶艺“传承”路
国际8754人已围观
简介 本报记者 孟凡虎 中国的造型艺术始于陶,日照境内古遗址出土的各类陶器,是中国龙山文化最著名、最典型的陶器,被史学家称为“原始文化的瑰宝”,因日照对黑陶文化有良好的保护和传承,由中国民间文艺 ...
本报记者 孟凡虎
中国的传承造型艺术始于陶,日照境内古遗址出土的年陶艺路各类陶器,是传承中国龙山文化最著名、最典型的年陶艺路陶器,被史学家称为“原始文化的传承瑰宝”,因日照对黑陶文化有良好的年陶艺路保护和传承,由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授予“中国黑陶文化之乡”。传承12月8日,年陶艺路记者来到市广云黑陶艺术研究所,传承与黑陶制作能手卜广云一起探求黑陶制作的年陶艺路内涵。
一张木桌,传承经过加工过的年陶艺路黄色泥巴,数把大小不一的传承刻刀,数种不同图案的年陶艺路纸张,这就是传承她制作黑陶的全部家当。
“我是1983年跟随仇志海老师学习雕塑,1984年正式拜仇志海为师学习制作黑陶的,到现在已经28年了。”卜广云拿出了以前做好的黑陶艺术品向我们展示,有刻有荷花、梅花的,有刻有虎、龙、凤的……“黑陶制作尺寸大小有讲究,有时按照自己的兴趣爱好制作,有时按照客户的要求制作。我用几把刻刀就行了。先用画纸轻覆陶胎描出图案,然后一刀到位,再经过打磨,这样线条才会流畅。”卜广云边说边转动刻刀做演示。
学艺28年来,卜广云掌握了黑陶的制作、烧制工艺,渐渐形成了自己的创作风格。她凭着自己丰富的想象力、奇巧的功力、夸张的造型,创作了数百个系列产品。她的代表作《魂规》,工写结合、朴实大气;蛋壳陶高脚镂空杯,是卜广云的又一件力作,胎壁最薄处不到0.1毫米,装饰着精美的纹饰,制作中要求作者必须达到物我两忘、天人合一的境界,视而不见、触之无物,完全凭灵感而为之;呈墨玉之质的镂空蛋壳陶杯高70厘米,杯口直径30厘米,杯颈只有手指粗,壁薄如纸,是我国目前最大的蛋壳陶杯。
Tags:
相关文章
今起进入末伏厦门“暑犹壮” 周末岛内或迎较强阵雨
国际海峡网讯(厦门晚报记者王东城通讯员伟山)昨天,长达20天的中伏结束了,今天开始,我们进入末伏。正如古诗所说:“伏尽暑犹壮,秋生凉故迟。”虽然再熬过10天的末伏,我们就可以出伏了 ...
【国际】
阅读更多西湖收费站大力提升文明服务水平
国际本报讯记者 肖杰 通讯员 刘祥军)近日,市公路局自开展“温馨收费亭、愉快伴你行”金牌活动以来,西湖收费站强化措施,抓好落实,不断推进金牌服务活动向纵深发展,大力提升高速公路文明服务水平。 ...
【国际】
阅读更多日照绿茶节获“中国会展之星”优秀展会奖
国际本报讯(记者 裴颖) 9月6日,记者从市贸促会获悉,近日在上海举办的2011中国会展产业交流合作大会暨第八届“中国会展之星”颁奖盛典上,第二届中国日照绿茶节荣获“第八届‘中国会展之星’优秀展会 ...
【国际】
阅读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