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玩音乐的台湾青年:歌声是信也是光
中新社乌镇8月30日电 题:“登陆”玩音乐的登陆台湾青年:歌声是信也是光 作者 张杨彬 方敏 墙外,是玩音桨声、舟影、台湾青砖、青年黛瓦;墙内,歌声光是信也摇滚、电音、登陆流行、玩音说唱。台湾 29日,青年在浙江乌镇的歌声光一处院落,“青春同行”两岸新媒体创享嘉年华正在举办。信也青春的登陆歌声倾泻而出,这些在舞台上倾情献唱的玩音台湾青年大多不是全职音乐人,却在大陆的台湾山村、小城、校园......写出自己的歌。对他们而言,歌声是写给后来者的信,也是勉励自身前行的光。 选择:“是成长的一部分,选定了就要努力去做” 五年前的蔡承叡不会想到,自己在北京的博士生活将会如此精彩。 彼时,来自台湾新北的蔡承叡硕士毕业,打算继续攻读免疫学博士学位,治学严谨、经费充裕的清华大学是其首选。从相识到熟悉,这所大学带给他的惊喜不止于此。“玩音乐,是清华园的特色。”蔡承叡说,身边不少学长学姐都颇具“反差萌”,“学习特别认真,但唱起来比谁都嗨”。 受此氛围影响,蔡承叡加入学校说唱社团,从听众变成创作者,开始自己写歌。他说,跟朋友一起创作,在音乐中讲故事、讲理念,是一件趣事。 医学院的学业实在不算轻松。“学业压力加上年龄焦虑,有时候觉得这条路走得艰难。”蔡承叡将苦恼倾诉给音乐,他在博士三年级创作说唱歌曲《选择》。“对我来说,写歌是一个自省的过程。我也逐渐明白,选择是成长的一部分,希望后来者听到这首歌时也能悟出,正确的选择或许伴随痛苦,但选定了就要努力去做。”他说。 探索:“父母可以放心了,我在德阳安家了” 在台湾,陈柏翰是一名职业音乐人,来到四川,他有了更多“斜杠”身份。 2018年,他在德阳成立音乐工作室,既做原创音乐,也招收学生。“最初选择德阳,是因为这里有早先‘登陆’的朋友。”陈柏翰说,没过多久,他就融入这座友好、包容、“巴适”的城市。 虽有朋友为伴,但陈柏翰不时也会思念父母。“我创作《回家吧》这首歌,是写给爸妈,也是在给自己力量。”他说,歌词中那句“不是要发光跟闪耀,只想要有一天,成为你们的骄傲”,让不少同在大陆打拼的台湾青年深有共鸣。 “如今可以让父母放心了。”陈柏翰说,六年来,他在德阳定居安家,还开了一家颇具台湾特色的餐吧。现在除了音乐人的身份,他还是老师、餐厅老板、厨师、自媒体博主。 探索与尝试是陈柏翰的人生主题。正如他33岁生日那天在朋友圈写下的话:“磊落漂亮做自己,打破重组由此新生。” 扎根:“闽南语是我们的‘社交利器’” 2017年,厦门集美城内村迎来一位“新村民”,她说着闽南语,仿佛与当地居民并无两样。这正是刚来此创业的台湾姑娘赖淑珍。 乡建乡创是赖淑珍的老本行,城内村正给了她施展拳脚的天地。赖淑珍还遇到来自台南的吴炳璋,二人一拍即合,创建青青之约文化传媒有限公司,开展乡村改造和社区优化工作。 “刚开始,村民对初来乍到的我们有些戒备心,好在我们有‘社交利器’——闽南语。”这很快让赖吴二人与当地阿公阿嬷亲如一家。 在赖淑珍看来,乡村改造不仅是硬件的规划升级,还有精神生活的改善与丰富。办一场“村晚”,写一首“村歌”,作为能歌善舞的阿美人,赖淑珍“当仁不让”担起写歌重任,村里不少人都会哼唱几句她创作的《城内之歌》:“阿嬷对我讲,往海的那边去,有座城隍庙……” 赖淑珍没想到,他们的乡村事业正在被更多人关注。越来越多的台青进村开起客栈、餐厅、民宿,他们还制作短视频,展示风俗、村史、美食,产业越办越红火。 29日,在乌镇的嘉年华现场,赖淑珍带来一首原创歌曲《青青之约》,“青年梦,振家乡,青年眼中尽星光;砥砺前行啊,不负好时光……”歌声在院落上空回荡。如赖淑珍一样在大陆筑梦的台湾青年,正拥有各自好时光。(完)
- 最近发表
- 随机阅读
-
- “同心出彩·豫见港澳台”港澳台代表人士来周考察招商推介会举行
- 从“中国游”到“中国购” 海外博主盛赞中国产品质量
- 台胞何春寰:汤显祖“世外桃源”的守岁者
- (台青话融合)“90后”台湾女生深耕大陆乡村:为两岸农业创造更多可能性
- 美加军舰过航台湾海峡 解放军东部战区全程跟监警戒
- 从方言碰撞到文化共融 两岸夫妻成网红博主
- 两岸青年南京江宁话创业共前行
- 莆田新增2个台青创业基地
- 从“头回客”到“回头客” 台商:看好进博会,看好大陆发展
- (新春走基层)千封“家书”跨越海峡 台胞台属“遥寄相思”
- 四川举办两岸青年就业交流会 发布近五千个实习就业岗位
- 台湾新农人扎根大陆 把黄河万亩荒滩改造成4A级景区
- 莆田新增2个台青创业基地
- 台籍医生:两岸医生可以取长补短
- 一季度规上轻工企业实现营收5.4万亿元
- 何以中国丨竹键盘、竹自行车……竹子“72变”让福建邵武在竹海“掘金”
- 台商区实现港澳台同胞信用报告自助查询
- 台青扎根广西西部山城 打拼八年成功圆梦
- 围绕“打造台胞台企登陆第一家园龙岩样板”目标定位,龙岩市积极探索海峡两岸农业融合发展新路——从“茶叶”到“茶业”的蝶变之路
- 台青“Z世代”:希望走遍大陆 做两岸青年沟通交流的桥梁
- 搜索
-